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耳识的词语解释
耳识的意思
拼音:ěr shí    注音:ㄦˇ ㄕㄧˊ
使用场景
耳识常用于形容人们通过倾听和感知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它可以用于表达对倾听、观察和感知能力的赞美,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倾听和感知的重要性。
例句
1. 他通过耳识,能够感知到周围的气氛。2. 老师教育我们要注重耳识,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基本含义
通过听觉识别,指能够通过倾听和感知来认识事物。
基本解释

(1).佛教语。“六识”之一。指耳根对声境所发生的识别作用。 清 吴伟业 《赠刘虚受》诗之一:“悟物谈功进,忘情耳识空。” 清 龚自珍 《<蒙古象教志>序》:“而此 震旦 耳根非劣,耳识非殊,虽有高僧,不臻神悟,故撰《象教志》,专以推尊因明门中声明一门,而非讚叹夫食肉衣黄,堕邪师见也。”参见“ 六识 ”。
(2).犹赏识。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哼!‘孰谓 鄹 人之子知礼乎?’我那么恭维他,他才不大耳识我。”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倾听和感知的重要性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扩展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耳识这个成语,因为它告诉我要多倾听老师的教导。2. 初中生:耳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通过倾听和感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3. 高中生:耳识对于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耳识能力,通过倾听和感知来获取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故事起源
耳识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书中,其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聋子和一个瞎子的故事。故事中,聋子通过倾听鸟儿的鸣叫声和风的吹拂声来感知自然界的变化,而瞎子则通过触摸和嗅觉来感知自然界的变化。这个故事强调了倾听和感知的重要性,并通过聋子和瞎子的对比,让人们认识到倾听和感知的力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用耳朵倾听和感知周围的声音和信息,来加深对耳识这个词语的记忆。
词语结构
耳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耳”表示耳朵,用来倾听声音,“识”表示认识、知道,用来表示通过倾听和感知来认识事物。
详细解释
耳识是指通过倾听和感知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它强调了倾听和感知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倾听和感知,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0)
诗文中出现“耳识”的诗词

教子孙读书

水在盘盂中,可以鉴毛发。

盘盂若动摇,星日亦不察。

镜在台架上,可以照颜面。

台架若动摇,眉目不可辨。

精神在人身,水镜为拟伦。

身定则神凝,明于乌兔轮。

是以学道者,要先安其身。

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

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

俨然望而畏,暴慢不得亲。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

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

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

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

(0)

临终示偈

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

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

(0)

次雪峰二小诗韵·其二

同参卷裓卧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门。

耳识君游戏处,不应觅酒向前村。

(0)

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其一

听说江湖万里身,十年流转狎波神。

乡心只羡秋鹰急,世味如何臈蚁醇。

耳识吴音疑故旧,眼看南士觉尖新。

袖中诗句清如许,何啻他乡见似人。

(0)

送李茂修还山省母

男儿远图几年志未得,引领弯弧向属国。

秋风辞家今始归,颜状惨淡气抑塞。

忆昨荐士尚书郎,知尔善射闻四方。

中丞侧耳识名字,辕门长揖生辉光。

西秦猛士产灵夏,长弓大刀仍善马。

令与较射丛万人,齐声共呼出君下。

来趋幕府何逡巡,报国无阶自致身。

里中轻薄休相笑,陶母厨间正苦辛。

(0)

孔信夫舍人自扬州挐舟见访将自此适苏州章淮树观察邀与共观家伎因作此送信夫

樱笋成时燕入堂,当轩阴重草初长。

共扶白发三千丈,来看金钗十二行。

滟座玉船倾若下,指涂蒲席向吴阊。

明朝萍迹都成忆,耳识仍增记绕梁。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