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平时,素来。
[构成]
并列式:平+素
[例句]
他平素不爱说话。(作状语)
[同义]
平时
- 近义词
素常、平昔、向来、从来、一贯、一直、一向、平居、平常、平时、闲居、常日、日常、平日
- 英文翻译
1.in normal times; usually
- 详细解释
◎ 平素 píngsù
[usually] 平时;素来;一向
他平素很少活动
(1).平时;向来。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孟获书》:“承知消息,嘅然永嘆,以存足下平素之志。”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略其细故於平素,乃能辨其大利害於一朝。” 艾芜 《回家》:“平素专好替人打官司,能写一手好状子。”
(2).指往常的情事。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爷爷不信,可拘四邻地方来问,便知小人平素。”
(3).犹平常;平庸。《宋书·袁粲传》:“﹝ 粲 ﹞宅宇平素,器物取给。” 宋 陈亮 《送王仲德序》:“其后文华日滋,道德日茂,议论日高,政事日新,而天下之士已不安於平素矣。”
- 基本含义
- 平日、平常、平时,指平时的习惯、态度、行为。
- 使用场景
- 平素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习惯、态度和行为。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在平日里的品行和为人处事的态度。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平素勤奋、谦虚、正直或是懒散、狂妄等。平素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说一个人平素爱读书、爱运动等等。
- 故事起源
- 目前关于平素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推测它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道德观念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平素的表现,认为一个人的品行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可以从平时的行为中看出来的。因此,平素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人们对于人品的重视有关。
- 词语结构
- 平素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平”是形容词,表示平常的意思;“素”是形容词,表示本来的意思。两个字放在一起,表示平常的本来的样子,即平时的习惯、态度和行为。
- 例句
- 1. 他平素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2. 她平素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3. 这个学生平素很自信,但是在考试前总是紧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平素成语:1. 与平时的行为联系起来:将平素与平时的习惯、态度和行为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2. 创造联想
- 可以想象一个人平时的样子,然后与平素成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平素有关的成语,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等,以扩展对于平素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平素爱读书,每天都会坚持看一些好书。2. 初中生:老师常常夸奖他平素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3. 高中生:他平素喜欢帮助别人,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平素”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