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秋胡妇的词语解释
秋胡妇的意思
拼音:qiū hú fù    注音:ㄑㄧㄡ ㄏㄨˊ ㄈㄨˋ
使用场景
秋胡妇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女性在秋季时的着装和妆容。可以用于夸奖女性在秋天时的美丽和时尚,也可以用于描述女性在特殊场合或重要场合上的着装和妆容。
例句
1. 她穿着一袭红色的长裙,戴着珠宝,真是一个秋胡妇。2. 秋天是女性展示自己时尚品味的季节,她成了一位真正的秋胡妇。
基本含义
指的是秋天时,妇女们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珠宝,走在街上,显得非常美丽和引人注目。
基本解释

秋胡 之妻。诗文中常用以为节义烈女的典型。 唐 李白 《湖边采莲妇》诗:“愿学 秋胡 妇,贞心比古松。”参见“ 秋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在秋天时的着装和妆容,了解秋季时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其他与秋季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秋天来了,妈妈穿上漂亮的衣服,变成了一个秋胡妇。2. 初中生:她穿着华丽的长裙和珠宝,就像一个秋胡妇一样,引起了大家的注意。3. 高中生:在秋天的校园里,有一位穿着华丽的女生,大家都称她为秋胡妇。
故事起源
秋胡妇这个成语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自中国古代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在秋天时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珠宝,走在街上,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赞美。另一种说法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女性在这个时候会穿着华丽的衣服,展示自己的美丽和魅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秋胡妇”与秋天的景色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美丽的女性在秋天时穿着华丽的服装和珠宝,走在街上引人注目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秋胡妇是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详细解释
秋胡妇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女性在秋季时穿着华丽、妆容精致,给人以美丽动人的感觉。这个成语中的“胡”指的是胡人,源于中国古代对外族人的称呼,而“秋”则代表秋季。
(0)
诗文中出现“秋胡妇”的诗词

湖边采莲妇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0)

梅花落二首·其一

缥色动风香,罗生枝已长。

妖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

转袖花纷落,春衣共有芳。

羞作秋胡妇,独采城南桑。

(0)

采桑曲

紫燕对舞春风柔,风开桑眼青如油。

家家晒箔急蚕事,女伴不作嬉春游。

十七呜鬟臂苦短,大妇扶将小妇挽。

蚕瘦叶稀不满筐,那有心情更回眼。

谁家游侠儿,呜鞭陌上走。

自觉口中衔石阙,不知纤条伤素手。

春日脉脉春云阴,恨无绿绮通春心。

路人千百说长短,自惜年华自不禁。

君不见鲁国秋胡妇,忍死不受狂夫金。

(0)

醉题斋壁

此是閒中安乐窝,从渠忙处为奔波。

人心少似秋胡妇,世事多参春梦婆。

但把功名齐蚁蛭,定无荣辱到渔蓑。

醉乡境界偏宽阔,天地都归一浩歌。

(0)

秋胡行

鸳鸯在芳洲,饮啄长相顾。

雌留楚水湄,雄飞秦苑树。

娟娟谁家女,嫁作秋胡妇

合婚才五日,夫婿离家去。

五见樱桃花,思君在何处。

膏沐难为容,中闺守贞素。

春日载迟迟,采桑陌中路。

忽逢马上郎,持金前致语。

正色不可干,攀条衣湿露。

采采未盈筐,蚕饥那可住。

忽闻夫远归,归见相惊顾。

乃是遗金者,升坐向姑诉。

妾心皎如日,夫意轻如羽。

鸟犹有俦匹,人岂无思虑。

中流忽自沈,大节久弥著。

(0)

寄意三绝·其三

井底银瓶事已非,鸳鸯打散鸭惊飞。

千金莫试秋胡妇,持向青楼买笑归。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