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神圣的秉性。多用于圣人和帝王。 三国 魏 曹丕 《答许芝上代汉图谶令》:“若夫 唐尧 、 舜 、 禹 之蹟,皆以圣质茂德处之,故能上和灵祇,下寧万姓,流称今日。” 唐 李翱 《论事疏表》:“臣窃惜陛下圣质,当可兴之时,而尚谦让未为也。”
- 基本含义
- 指品德高尚,道德行为完美无缺。
- 详细解释
- 圣质一词是由“圣”和“质”两个字组成。圣指的是高尚、崇高的品德,质指的是行为或品质。因此,圣质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完美无缺,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 使用场景
- 圣质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德非常高尚,行为非常完美无缺的情况。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 故事起源
- 圣质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内篇·天地》:“圣人者,质之至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圣人是品质最高尚的人。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都非常高尚。
- 词语结构
- 圣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圣”和名词“质”组成。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行为完美无缺,真是一个圣质之人。2. 她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圣质的形象,深受大家的敬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圣质”这个词与圣人的形象联系起来,圣人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行为,帮助记忆该词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圣人”、“品德高尚”、“道德修养”等,以加深对圣质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圣质的人,她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圣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始终保持着圣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 大学生: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追求圣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