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试题。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卷二:“伏称问头付晚,策目难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矛盾》:“ 张处士 《忆柘枝》诗曰:‘鸳鸯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属阿谁?’ 白乐天 呼为‘问头’。”《五灯会元·云门宗·化城鉴禅师》:“问:‘佛法毕竟成得甚么边事?’师曰:‘好箇问头,无人答得。’”
(2).犹问端。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縉 之下狱也,问头云:‘身为宰相,夜醮何求?’”参见“ 问端 ”。
- 基本含义
- 指问题的开端或起头,也可以指问题的关键或要害。
- 详细解释
- 问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原意是问题的开端。后来逐渐演变为指问题的关键或要害。在日常生活中,问头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开端,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
- 使用场景
- 问头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尤其适用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分析问题的情境。例如在工作中,可以用问头来引导讨论会议的议题;在学习中,可以用问头来帮助理解问题的本质;在生活中,可以用问头来引导思考和解决困扰。
- 故事起源
- 据说,问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他的学生齐物子一起游山玩水的经历。在游玩过程中,齐物子提出了许多问题,而庄子则以问头的方式引导他思考,从而达到了启发他的目的。
- 词语结构
- 问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问”是动词,表示提出问题,“头”是名词,表示开端或者起头。
- 例句
- 1. 这个问题的问头在哪里?2. 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问头,才能解决它。3.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问头的把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迷宫的入口,迷宫中充满了问题,而你需要找到迷宫的问头,才能找到出路。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问题相关的成语,如“问心无愧”、“问鼎中原”等,以扩大词汇的应用范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的问头。2. 初中生:理解问题的问头,对于解题非常重要。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找到问题的问头可以帮助我们思路更清晰。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中,找到问题的问头是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