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抽绎常用于描述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提炼精华等活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信息时能够抓住重点、提炼精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作品或文章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要传达的信息。
- 例句
- 1. 他抽绎了大量的数据,总结出了这个问题的核心。2. 这部论文抽绎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3. 这本书抽绎了作者多年的经验,对读者非常有帮助。
- 基本含义
- 提取精华,概括要点。
- 基本解释
◎ 抽绎 chōuyì
[clarify meaning or line of thought] 理其端绪;阐述;引导
又下明诏,帅举直言,燕见紬绎,以求咎愆。——《汉书·谷永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整理、总结相关的成语,如“概括万象”、“归纳总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抽绎了这节课的重点,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初中生:我抽绎了这本书的内容,写了一篇读书笔记。高中生:这篇文章抽绎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学生:我抽绎了大量的数据,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故事起源
- 抽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意思是从众多的书籍中提取出其中的精华。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从各种事物中提取精华或要点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抽绎的意思联想为从一堆杂乱的东西中抽出精华,然后有条理地整理起来。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理其端绪;演绎。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朕更歷世故,创业艰难,常虑子孙不知所守,故为此书。日夜以思,具悉周至。抽绎六年,始克成编。” 清 方苞 《<杨黄在时文>序》:“ 闻喜 杨黄在 守选京师,与余交閒,出其时文,能曲畅所欲言,以显事物之理,又能抽绎先儒之书,而发其端绪之未竟者。” 郭沫若 《蒲剑集·庄子与鲁迅》:“我说‘他是靠打草鞋吃饭的人’,也就是从《列御寇篇》中的一段故事里抽绎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