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惠济 Huìjì
[Huiji Temple] 寺庙名。取“施恩于民,普渡众生”义
额曰“惠济”。——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详细解释
谓施恩于人。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夫周给无私,诸佛至教;惠济有缘,先圣明训。”
- 基本含义
- 指帮助、救济别人,使其得到实惠。也可以指互相帮助、互相救济。
- 使用场景
- 惠济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善意帮助,或者形容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关系。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于正式场合,例如演讲、文章等。
- 故事起源
- 惠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中。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官员叫鲍叔牙,他非常慷慨,经常救济穷人。有一次,鲍叔牙救济了一位贫困的人,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后来,这个人变得富有,并且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商人。他非常感激鲍叔牙的帮助,于是他把自己的财富一部分捐献给了鲍叔牙。鲍叔牙说:“你的惠德济人,我只是给了你一点点帮助而已。”于是,人们就用“惠济”来形容这种互相帮助和救助的关系。
- 词语结构
- 惠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惠”和动词“济”组成。
- 例句
- 1. 他经常惠济贫困的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2. 在困难的时候,亲朋好友的惠济让他感到温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惠济”这个词与“帮助他人”、“互相救助”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伸出援手,帮助另一个人,使他得到实惠的场景,以此来记忆惠济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惠济相关的成语,例如“施舍”、“助人为乐”等。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文化中对于互相帮助和救助的重视程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助了同学做作业,惠济了他。2. 初中生:我们应该互相惠济,共同进步。3. 高中生:志愿者们经常惠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4. 大学生: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惠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