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捧着已经淘湿的米。语出《孟子·万章下》:“ 孔子 之去 齐 ,接淅而行。” 朱熹 集注:“接,犹承也;淅,渍米也。渍米将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米而行,不及炊也。”后以“接淅”指行色匆忙。 宋 苏轼 《归朝欢》词:“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 江 南客。”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三仕三已,如传舍接淅,不及有所裨益,故莫得而书焉。” 王闿运 《<老子注>序》:“见不行则接淅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细微、轻柔。
- 详细解释
- 接淅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声音细微、轻柔的特点。它通常用来形容细雨、细流、细风等细微的声音。
- 使用场景
- 接淅常常用于描写自然界的声音,如细雨淅淅、细流淅淅、细风淅淅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声音,如柔声淅淅、低语淅淅等。
- 故事起源
- 接淅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原文是“接淅淅然”。在古代文人笔下,接淅一词常用于描写细雨声,给人一种安静、柔和的感觉。
- 词语结构
- 接淅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
- 例句
- 1. 雨点淅淅沥沥地落在窗户上。2. 小溪水淅淅地流过山间的石头。3. 她的声音柔和而淅淅沥沥,让人感到温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细雨、细流等细微的声音联系起来记忆。想象雨点淅淅沥沥地落在窗户上的场景,将有助于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淅沥、淅沥沥、淅沥落等,可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并丰富你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细雨淅淅沥沥,把大地洗得干干净净。2. 初中生:夜晚的小溪水淅淅地流过山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3. 高中生:她的声音柔和而淅淅沥沥,仿佛是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