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令史的词语解释
令史的意思
拼音:lìng shǐ    注音:ㄌㄧㄥˋ ㄕㄧˇ
基本解释

(1).官名。 汉 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 隋 唐 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 明 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 宋 元 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打的个遍身家鲜血淋漓, 包待制 又葫芦提,令史每粧不知,两边厢列着祗候人役。”《水浒传》第二七回:“知县叫那令史先问了 王婆 口词,一般供説。四家邻舍,指证明白。”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昨日已吩咐太僕寺掌鞍马的令史,并 洛阳县 管排设的驛丞,专听俺这里鸣鼓三声,都要到此聚会听点。”

基本含义
指古代官府中负责记录和传达命令的官员或职员。
详细解释
令史是古代官府中的一个职位,负责记录和传达命令。他们是官府中重要的一员,承担着保证命令的准确传达和记录的责任。因此,成语“令史”用来形容一个负责传达命令或记录事务的人。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负责传达命令或记录事务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严谨、负责任的人。
故事起源
据传,成语“令史”最早出自《后汉书·王莽传》:“世祖即位,新悉令史。”意思是新皇帝即位后,要更换令史。从此,成语“令史”就用来形容一个负责传达命令或记录事务的人。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令”和“史”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公司中扮演着令史的角色,负责传达和记录重要的工作安排。2. 她是学校的令史,每天要负责传达校长的命令和记录学校的日常事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令史”与负责传达命令和记录事务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令史手持笔墨,认真记录着官府的命令和事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官府的组织结构和职位分工,了解更多与“令史”相关的历史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长就像是我们班级的令史一样,每天负责传达老师的指示。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的主席,我要扮演一个令史的角色,负责传达学校领导的指示。3. 高中生:学校的令史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和记录,确保学校的日常事务顺利进行。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扮演了一个令史的角色,负责记录和传达公司的工作安排。5. 成年人:作为团队的领导,我要扮演一个令史的角色,负责传达公司高层的决策和任务分配。
(0)
诗文中出现“令史”的诗词

高宗时语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经明。

(0)

百字令.题吴时田黄海奇葩册子

缤纷照眼,问其中谁作,司花令史

翻尽群芳新旧谱,不信人间有此。

瑶草琪花,瀛洲方丈,此地非耶是。

殊芬异态,便教德裕难记。

闻说云海黄山,木莲花放,数里氤氲气。

身作迦陵五色鸟,飞入众香丛里。

金钮珠冠,鹅群蝶翅,一一徵名异。

今宵梦绕,三十六峰烟翠。

(0)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

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

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0)

恭瞻皇史宬

五代神谟秘典垂,崇宬扃钥壮鸿规。

兰台令史无惭笔,纶阁元臣有职司。

百世聪听钦宝训,万年永茂衍宗枝。

瑶函金匮前朝制,殷鉴兢兢念在兹。

(0)

龙真行为天章待制林公跋书云秘府右军书一卷有一龙形真字印故作

龙形真字芸香里,伏日道山聊一启。

媪来鹅去已千年,莫像痴儿收蜡纸。

萧衍老翁食无肉,锦质绣章能独侈。

不知劫火付冤家,却误顽仙求令史

文皇有金无鉴目,赖取穹官齐押尾。

徐生小黠辨茅檐,不道天真难力致。

晚薄功名归一戏,一奁尤胜三公贵。

牡丹不语人能醉,墨光觉胜朱铅媚。

与身俱生无术治,又染膏肓刘巨济。

(0)

崇祯己巳东陷遵化城永平节推增城何公死焉歌以识之

小时曾见星如刀,夜夜亘天生白毛。

果然遂有东□变,杀我官民群号咷。

年来大臣非贼杀,肉烂西曹骨横拔。

贼人欢喜我人愁,直令史臣羞笔舌。

死难但有何天球,登陴大骂刃三□。

此时四顾尽流血,撄锋灭顶犹张眸。

杀身遂可报明主,葬祭赠恤特为予。

麒麟踊跃鹤来归,宁似法场腥入土。

呜呼□乎乃如虎,败事诸臣非不武。

不血沙场血法场,冤情好向何公语。

死亦蒙恩生亦苦,公魂呼醒闻鸡舞。

漆□之头脔□肚,我见卿云洗兵雨。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