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或团体虽然条件艰苦,但却犯罪行为极其恶劣。
- 例句
- 1. 这个地区的穷寇犯罪率居高不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 那个穷寇终于被警察抓获,为民除害。
- 基本含义
- 穷凶极恶的盗匪。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穷途末路的贼寇,泛指残败的敌人。宜将乘勇追~。(作宾语)
[构成]
偏正式:穷(寇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盗匪、犯罪相关的成语,如“劫富济贫”、“盗亦有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穷寇抢了大家的零食,我们要小心保护好自己的东西。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穷寇犯罪率很高,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3. 高中生:社会上有太多的穷寇,我们应该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帮助,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穷困潦倒的盗匪,他身无分文,没有家庭,只能以盗窃为生。他凶狠残暴,经常对无辜百姓进行抢劫。他的恶行让人们十分害怕,大家都称他为“穷寇”。
- 英文翻译
1.hard-pressed enemy; tottering fo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穷寇与凶恶盗匪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一个极其穷困、凶狠的人。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穷寇 qióngkòu
[hard-pressed enemy;tottering foe] 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穷寇勿追
陷于困境的敌人。《逸周书·武称》:“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孙子·行军》:“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汉书·韩信传》:“ 汉 兵远鬭,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 明 唐顺之 《公移·牌》:“此係穷寇,即使未能遽缚,四面皆海,船隻焚尽,亦断无从容逸去之理。”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 霸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