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天监的词语解释
天监的意思
拼音:tiān jiàn    注音:ㄊㄧㄢ ㄐㄧㄢˋ
基本解释

(1).上天的监视。《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 汉 张衡 《思玄赋》:“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
(2).指皇帝的鉴察。 唐 刘禹锡 《为杜司徒让度支盐铁等使表》:“輒罄愚诚,冀迴天监。”

基本含义
天监是指古代官府中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机构,也用来比喻监察、检查的机构。
详细解释
天监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官府的机构名称。古代中国的天文学非常发达,天监是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机构,其职责是监测天空的变化,预测天气、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及制定农历等历法。后来,天监的概念被引申为监察、检查的机构,用于比喻对官员、机构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使用场景
天监一词可以用于形容监察、检查的机构,或者用来指代对某个机构、组织、个人的监督和检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天监来形容政府机构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监管和检查,也可以用来形容学校对学生的纪律管理和考试监考。
故事起源
天监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献中,当时的天监是指官府中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监的概念逐渐演变为对官员、机构等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机构。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古代官制和历史演变而来的。
词语结构
天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其中,“天”是指天空、自然界,而“监”则是指监察、监督的机构。
例句
1. 政府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天监小组,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工作纪律。2. 学校的天监严格监考,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天监”的方法可以是联想。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天文学家,站在高高的天文台上,正在仔细观察天空中的星星和行星。你是天监的一员,负责记录和监测天空的变化。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天文学和历法的知识。你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法体系、天文观测的方法,以及古代天文学家的贡献。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天监”。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天监,她经常检查我们的作业和纪律。2. 初中生:学校设立了天监小组,负责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3. 高中生:政府成立了天监机构,严格监督官员的工作纪律和廉政建设。以上是关于成语“天监”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天监”的诗词

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0)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0)

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天监我宋,受命以人。咋为乱阶,以启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万邦欣载,共惟帝臣。

垂衣高拱,惟务俭勤。恤民不怠,懋穑劝分。

卑宫勿饰,服御无文。膳食取具,不羞庶珍。

内官弗备,简御嫱嫔。抑损戚畹,登崇搢绅。

吏除苛绕,狱去放分。刑罚不试,号令不频。

旰食宵衣,导率以身。行之期年,天下归仁。

皇帝躬行,过于尧禹。如天不言,乃帝之所。

内资禀命,外须训抚。不有相贤,孰资察补。

天舍其衷,遗之硕辅。实惟旧臣,乃吾肱股。

昔以梦求,今以德错。皇帝曰咨,惟予与汝。

我唱而和,无或疑阻。如手如臂,如心如膂。

如彼事神,汝为椒糈。如彼琴瑟,相待戛拊。

相臣受命,于帝其训。敢惮夙宵,以图淑问。

衣不及带,冠不暇正。内事抚摩,外修好聘。

忍尤攘纷,徂惟求定。皇帝之孝,克迈帝舜。

相臣佐之,兹惟无竞。上感穹昊,下格殊邻。

以暴为恩,易顽以驯。母后既归,东朝侍御。

天下载欢,若饥得哺。天子躬俭,惟亲是丰。

未明求衣,朝长乐宫。礼备家人,养以天下。

先意承旨,事无违者。天子行孝,天下承风。

胥训胥效,比屋可封。乃建中宫,以母四海。

诗首关雎,易称中馈。天子之尊,亦资内助。

上奉慈颜,下式寰宇。事亲底豫,化民致和。

始于壸阈,邦国是讹。太学肇建,四方是极。

增博士员,导以经术。有来英髦,充牣上京。

三年大比,以考其成。异时之用,维公维卿。

石渠广内,图书之渊。羽陵之蠹,断简之编。

是息是游,英俊在焉。逸群之彦,比迹卿云。

怀材待问,发闻扬芬。驰骋古今,上下典坟。

考正律度,是为景钟。导和殖财,国用以丰。

不窕不槬,咸中典刑。有涣其章,上公是铭。

兹器惟则,允为国经。德爵之亚,莫尚惟齿。

班序颠毛,以为民纪。乡饮既行,郡邑是遵。

洙泗之风,无复龂龂。井田既坏,民困劫假。

乃正经界,以实多寡。赋入既均,贫富不病。

非上恤之,孰拯其命。诞弥之节,式宴示慈。

乐不计费,孰敢节之。皇帝曰咨,费财无艺。

亲降德音,以禁肆侈。天下欢然,称盛德事。

匪帝命之,臣子曷议。著之令甲,付之史官。

永永万年,无或敢干。人事既洽,惟神是事。

于庙于郊,各尽其礼。其郊维何,蒇事圜丘。

帝御六龙,冕十二旒。既新宫架,既备礼服。

有洁其牲,有温其玉。合袪天地,侑以祖考。

乐奏六变,其音肆好。问谁相祀,实维上公。

登降跪起,有肃其容。天地并况,瑞物来下。

天子万年,以有神嘏。其庙维何,可以观德。

德盛不祧,祀事不忒。祖庙既饬,旅楹有闲。

原庙继作,以游衣冠。若节春秋,皇帝戾止。

荐献有容,祖考咸喜。礼成而退,祗奉不渎。

天子万年,永绥遐福。天神贵者,莫尊太一。

置祠为民,其宫有洫。既仿谬忌,道开八通。

皇帝临飨,威神是崇。天人相际,福禄攸同。

国南千亩,是为帝籍。天子肇祀,以祈黍稷。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以享以祀,以为民食。

福禄绥之,万世无斁。乃营吉壤,肇建高禖。

何以歆之,帝德不回。瑞乙既至,后率所御。

以弗以祈,有秩斯祜。千亿之祥,兆于帝武。

天锡皇帝,圣钦不迟。事神保民,以莫不祗。

上帝临之,云何以报。维年屡丰,诸福是效。

非维丰之,又布濩之。东西北南,咸锡予之。

稼茂于野,粟积于仓。礼义兴行,民俗以臧。

桴鼓不鸣,狱讼衰息。人有盖藏,道无捐瘠。

和气所蒸,化为瑞物。甘露零庭,近在郊邑。

有木呈祥,合枝共柢。考传验符,远人不贰。

或剖其中,自然成文。太平是告,希代莫闻。

丰年屡应,众瑞应图。皇帝谦恭,不以自居。

图回庶事,益慎厥初。君臣相戒,可否吁俞。

政过三代,言成典谟。历选后辟,前载所无。

在昔中兴,周汉二宣。夏康商宗,汉祖晋元。

咸用干戈,配天祀夏。其臣歌颂,或列于雅。

方之皇帝,爝火太阳。顾无歌诗,垂世用光。

词臣伏罪,无以塞责。谁其诗之,以佐皇德。

下臣张嵲,过不自揆。日官西掖,待罪文字。

敢颂厥美,以赞后功。江汉崧高,不足比隆。

(0)

扶风令

扶风有健令,战死略阳城。

略阳岂无令,城破俨冠缨。

飞章报主帅,尽掩张巡名。

天监日月昭,狐兔可逃刑。下诏赠官爵,推恩及孤?。

忠愤一以雪,义声若雷霆。

回看略阳子,澌灭无留形。

生世岂不死,所贵死有称。

漠北拜苏武,陇西惭李陵。

我歌扶风令,永激晋代英。

(0)

宋前后舞歌二首·其一前舞歌

于赫景明,天监是临。乐来伊阳,礼作惟阴。

歌自德富,舞由功深。庭列宫县,陛罗瑟琴。

翿龠繁会,笙磬谐音。箫韶虽古,九成在今。

导志和声,德音孔宣。光我帝基,协灵配乾。

仪刑六合,化穆自然。如彼云汉,为章于天。

熙熙万类,陶和当年。击辕中韶,永世弗骞。

(0)

游南翔寺追和葛天民韵

白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断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沉沉复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皓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自言天监拓基来,食指数千犹共饭。

断碑壁下试摩挲,龟趺剥落埋荒藓。

茫茫往事比寒潮,苍烟落日愁难遣。

就中何处惬深游,玉甃清池开别院。

二齐已去老堪徂,故垒空来旧栖燕。

吾宗有弟知此怀,炊黍功名岂荣愿。

便呼阿买写新诗,砚池涩拥清冰片。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