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郑卫之音的词语解释
郑卫之音的意思
拼音:zhèng wèi zhī yīn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zhèng wèi zhī yīn ㄓㄥˋ ㄨㄟˋ ㄓㄧ ㄧㄣ

郑卫之音(鄭衞之音) 

(1). 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礼记·乐记》:“ 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

(2).泛指淫靡的音乐。《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3).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梁 孝元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参见“ 郑声 ”。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宏亮、嘹亮,如同鼓角齐鸣。
使用场景
可用于形容激励人心、威严庄重或激情澎湃的场合。
故事起源
相传春秋时期,郑国和卫国联军攻打齐国,两军在战场上发出的鼓声和号角声合而为一,声势浩大,士气高昂,以至于敌国听到这种声音就感到震慑。后来,人们用“郑卫之音”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的场合。
词语结构
名词+名词+之+名词
例句
1. 这位演讲者的声音宏亮激昂,真是一副郑卫之音。2. 战场上士气高昂,号角声鼓声合而为一,形成了一片郑卫之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郑卫之音”与激昂高亢的声音场景进行联想记忆,比如战场上的号角声和鼓声。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钟鸣鼎食”、“雷霆万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时的讲解声音就像郑卫之音一样,让我们听得很认真。2. 初中生:在比赛现场,运动员们的欢呼声和观众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郑卫之音。3. 高中生: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声音宏亮激昂,真是一副郑卫之音。4. 大学生:在音乐会上,交响乐队奏出的音乐声如同郑卫之音,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0)
诗文中出现“郑卫之音”的诗词

题拙庵

娄江之侧有昆丘,拙庵道人居上头。

江声到枕或成雨,海色满帘都是秋。

守株曾得山中兔,托迹竟比林头鸠。

有愚还学柳州柳,有身却作囚山囚。

平生自笑何太拙,耻向权门事干谒。

分甘巢许一身閒,不掉苏张三寸舌。

所以头最拙,有发不能冠。

所以手最拙,有琴不能弹。

郑卫之音有耳不能听,毛嫱子都之色有眼不能观。

嗟嗟若人谁得似,汉阴丈人差可儗。

既看形骸若槁木,想见寸心如止水。

分明有类抱朴翁,只儗更是玄真子。

钓鳌先生来海门,相见娄东黄叶村。

手持先天书一卷,白日共向林间论。

骑牛却入山中去,浊酒同倾老瓦盆。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