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祭享 jìxiǎng
[sacrifice] 供奉祭品祭神
- 详细解释
陈列祭品祀神供祖。《逸周书·周月》:“至於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 夏 焉。”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来祭享。”《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上深悼之,丧歛祭享有加礼。” 茅盾 《参孙的复仇》:“有一天, 非利 土人的首领们召聚了他们的族人,祭享他们的大神。”
- 基本含义
- 祭拜祖先或神灵,以示敬意和感恩。
- 使用场景
- 祭享一般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进行,如清明节、中秋节、祭祀神庙等。人们会准备食物、酒水、烛炷等物品,摆在祭祀场所,然后烧香、点燃烛炷,向祖先或神灵行礼并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
- 故事起源
- 祭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人认为祖先是保佑后代的重要力量,因此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后来,这种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并形成了成语“祭享”来代表这一仪式。
- 词语结构
- 祭享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祭”表示祭拜、祭祀的意思,“享”表示享受、感受的意思。
- 例句
- 1. 清明节,我们全家一起祭享祖先。2. 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举行祭享活动,向月亮祈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祭享”这个成语与祭祀仪式的场景相联系,想象自己在祭拜祖先或神灵的过程中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从而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祭祀仪式和相关的成语,如“祭拜”、“祭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去祭享外公。2. 初中生: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在家里举行祭享活动。3. 高中生:祭享祖先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