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郡閤多用于古文、文言文,较少在口语中使用。常用于描述官方机构、政府机关等场合。
- 例句
- 1. 这个案件已经上报到了郡閤,等待官方的处理。2. 郡閤之中,官员们忙碌着处理各种政务。3. 这个村子的郡閤办事效率很高,群众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 基本含义
- 指官署、衙门。泛指政府机关、官方机构。
- 基本解释
亦作“ 郡阁 ”。借指郡守的府院。 唐 白居易 《郡亭》诗:“山林太寂寞,朝闕空喧烦;唯兹郡閤内,嚣静得中间。” 清 方文 《休夏》诗:“今岁远游依郡阁,且如结制闭僧扉。” 清 邵长蘅 《和杨陶云感怀时左迁新建少府》:“潮吞 章 贡 江声急,翠削 匡庐 郡閤多。”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古代政府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职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行政制度和官僚体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社会课上学习了古代的郡閤是怎么管理州县的。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郡閤是古代政府机关的代称,负责处理各种政务。3. 高中生:在古代,郡閤是行政区划的重要机构,负责管理和治理各地的事务。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齐国的大夫公孙朝在郡閤中做官。这个故事中的“郡閤”一词指的是官署、衙门,后来被引申为政府机关、官方机构的代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郡閤”联想成一个官方机构的大门,官员们在大门里忙碌着处理政务。通过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郡,古代行政区划的一种,相当于州;閤,指官署的大门,也指官署。郡閤原指州县的政府机关,后来泛指各级政府机关、官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