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折还的词语解释
折还的意思
拼音:shé hái    注音:ㄕㄜˊ ㄏㄞˊ
使用场景
折还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恶行而遭受到报应或惩罚。它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做坏事。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折还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恶行最终会被发现并受到惩罚的情景。
例句
1. 他欺骗了很多人,现在终于折还了。2. 做坏事是会有报应的,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基本含义
指受到了报应或惩罚。
基本解释

曲行。古代礼节,表示行进的一种步法。《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郑玄 注:“折还,曲行也,宜方。” 孔颖达 疏:“曲行,谓屈曲而行也,假令从北嚮南行,曲折而东嚮也。”
折合归还。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八:“米陈不免贱卖,今欲逐时先借,而令 浙 中以上供米价买银折还,岂不两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和行为有关的成语,如自食其果、因果报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了同学,现在受到了折还。2. 初中生:如果你作弊,迟早会受到折还。3. 高中生:他为了私利背叛了朋友,结果受到了折还。4. 大学生: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折还自己的未来。5. 成年人:做坏事是会有折还的,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故事起源
折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因为纵容贪官污吏,导致国家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最终,鲁哀公受到了人民的强烈抗议和谴责,他的统治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统治者如果不为人民谋福利,只顾自己的私利,最终会受到人民的抵制和惩罚。
记忆技巧
可以将折还这个成语与惩罚和报应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坏行为而受到折磨和还债的惩罚,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折还是一个由两个相对独立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详细解释
折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折指受到损失或伤害,还指偿还或报答。折还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恶行而受到报应或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因果关系,暗示了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相应的惩罚。
(0)
诗文中出现“折还”的诗词

子夜春歌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0)

梅花落

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

可怜芬芳临玉台,朝攀晚折还复开。

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共唱梅花落。

满酌金卮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

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

桃李佳人欲相照,摘叶牵花来并笑。

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

横笛短箫凄复切,谁知柏梁声不绝。

(0)

梅花诗

今年何事梅开早,知是春王有闰余。

为爱陇头香不断,应期江岸折还舒。

浮沈世俗凭谁鉴,深浅襟怀只自如。

月冷冰心寒透骨,悠然静养傍禅居。

(0)

如梦令

昨夜霜浓风骤。只恐梅花僝僽。

晓起探园林,却喜寒香依旧。知否。知否。

折还怜纤手。

(0)

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其二

五出桃花千叶绯,团栾绕树问芳菲。

攀来欲折还休去,看到残红教自飞。

(0)

疏影.秋柳

旗亭陇首。正新霜乍点,斜日风骤。

一片秋声,几树萧疏,惊心十里津堠。

行人欲折还教住,为记得、别离时候。

洒渭城、朝雨如烟,曾向画桥分手。

何处无情玉笛,忍教一夜里,吹堕江口。

系马无人,认取寒枝,惟有晚鸦依旧。

相思最是鸳鸯渡,应渐冷、碧纱窗牖。

纵待得、来岁春还,只恐那人腰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