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干旱。《孟子·尽心下》:“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宋 曾巩 《襄州岳庙祈雨文》:“自秋不雨,方冬尚温,麦田苦於旱乾。” 鲁迅 《野草·一觉》:“草木在旱干的沙漠中间,拚命伸长他的根。”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水分或水源,非常干燥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旱干是由“旱”和“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旱指没有水分或水源,干指干燥。旱干形容地面或物体非常干燥,缺乏水分。
- 使用场景
- 旱干通常用来形容干旱的地区或缺水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资源极度匮乏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旱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旱鸟》中,原文是“旱鸟求沙,旱干求鱼”。这首诗讲述了一只旱鸟在干旱的时候到沙地上寻找水源,但却只能找到沙子而无法找到鱼。这里的旱干指的是没有水源的干燥状态,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旱干”。
- 词语结构
- 旱干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旱”和“干”组成。
- 例句
- 1. 这个地区长期缺水,土地早已变成了一片旱干之地。2. 长时间没有雨水,农田里的庄稼都变得旱干旱枯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干燥的地方,没有一滴水,地面都变成了干燥的沙漠。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旱干”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干旱地区的情况,以及相关的防旱措施和水资源管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地面变得旱干旱枯。2. 初中生:沙漠是一个典型的旱干地区,几乎没有一点水源。3. 高中生:这个地区长期缺水,导致土地变成了一片旱干之地。4. 大学生:旱干的土地需要通过灌溉来补充水分,才能种植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