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丧躯常用来形容人在遭受打击、失去亲人、遭遇失败等情况下,精神状态极度低落,无法恢复正常。也可以用来形容对生活丧失希望,丧失斗志的人。
- 例句
- 1. 他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后,陷入了丧躯的状态。2. 失去亲人的悲痛让她陷入了丧躯的境地。3. 面对失败,他没有陷入丧躯,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 基本含义
- 形容精神极度消沉,意志消失,无法振作起来。
- 基本解释
丧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抱真 虽善用兵,晚年惑方士,服丹丧躯,其智无足言。”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精神状态相关的成语,如“心灰意冷”、“愁眉苦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试没考好,一直都丧躯的样子。2. 初中生:她在遭受欺凌后,陷入了丧躯的状态。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有时会感到丧躯。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齐策四》。据传,齐国有一位名叫田忌的将军,他与赵国的将军赵武进行赛马比赛。赛前,田忌的马只有一匹能与赵武的马相抗衡,而其他的马都比不上赵武的马。田忌策略性地选择了先输一场,然后再赢两场。第一场比赛,田忌故意选了一匹马与赵武的最好马相比,结果败北。第二场比赛,田忌选了一匹马与赵武的次好马相比,结果胜利。第三场比赛,田忌选了一匹马与赵武的最差马相比,结果再次胜利。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在面对强敌时,应该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不要急于求胜。而“丧躯”一词则形容了田忌在第一场比赛后的精神状态,意志消失,无法振作起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身体变得非常虚弱,无法站立,就像是“丧躯”一样。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丧躯是由“丧”和“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丧”指失去、消失,“躯”指身体。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极度低落,意志消失,无法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