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何晏 集解:“ 孔 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皁。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后亦以“緇磷”喻操守不坚贞。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緇磷谢清旷,疲薾慙贞坚。” 唐 韦应物 《寄令狐侍郎》诗:“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緇磷。” 宋 曾巩 《相制二》:“今得其人,詔于尔众,某行无緇磷,学有本原,材諝智谋,淑问惟旧。”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幸君闭影守穷庐,坚白超然免緇磷。”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品高尚、品德纯正。
- 详细解释
- 缁磷原指黑色的染料和白色的绢布,代表高尚纯洁的品德。后来引申为人的品德高尚,道德纯正,不受世俗诱惑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光明,不被外界的贪欲和诱惑所动摇。
- 故事起源
- 缁磷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车辖》:“维车缁磷,佥佥升言。维言车如,佥佥升止。”意思是车上的缁和磷,都是黑色的,车里的人说话都是端庄庄重的。缁磷在这里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 词语结构
- 缁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缁磷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2. 这位老师严谨认真,为人正直,真是一个缁磷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缁磷是黑色的颜色,黑色代表庄重、高尚,用来形容人的品德也是高尚纯洁的。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缁磷的人,他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缁磷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缁磷的人往往能够影响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追求知识,培养缁磷的品德。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缁磷的品德,做一个值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