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民贼 mínzéi
[traitor to the people] 严重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给国家、人民带来重大损害的罪人
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近义词
国蠹、国贼
- 英文翻译
1.traitor to the people
- 详细解释
残害人民的人。《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绵驹》:“知其罪者復何人,今之民贼真堪駡。” 清 唐甄 《潜书·省官》:“官多,则禄不得不薄;禄薄,则侵上而虐下,为盗臣,为民贼。” 朱锡梁 《白门怀古》诗:“塔毁留铁鑊,庞大无所用。用之烹民贼,可救万万众。” 徐迟 《地质之光》:“ 李四光 懂得了血海深仇,从此和那个独夫民贼势不两立了。”
- 基本含义
- 指背叛国家、民族的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背叛国家、民族的人,以及对这些人进行批评、谴责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关于“民贼”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这个词汇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刻的含义。在古代,民贼常常指的是背叛国家、投降敌人的人,被视为国家的叛徒。因此,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强烈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情感。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人居然卖国求荣,简直是民贼一样。2. 历史上有许多民贼,他们的罪行不可饶恕。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贼”字的含义,即背叛、破坏,再联想到“民贼”指的是背叛国家、民族的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民贼”相关的历史事件,了解背叛者的动机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把国家的机密卖给了外国,真是一群民贼。2. 初中生:那些背叛国家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们是真正的民贼。3. 高中生:历史上的民贼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警惕这种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