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xián xié cún chéng ㄒㄧㄢˊ ㄒㄧㄝ ˊ ㄘㄨㄣˊ ㄔㄥˊ
闲邪存诚(閑邪存誠)
《易·乾》:“闲邪存其诚。” 孔颖达 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后以“闲邪存诚”指防止邪恶,保持诚敬笃实。《旧唐书·陆贽传》:“闲邪存诚,犹恐有闕。”
- 基本含义
- 指在平静、安逸的环境中,要保持正直、真诚的品质。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真诚、正直的品质。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或他人,在逆境中仍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 故事起源
-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山洞中过着安逸的生活,没有外界的干扰。他的朋友劝他出山去做官,但他坚持要保持自己的真诚和正直。于是就有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结构,前两个字为形容词短语,后两个字为动词短语。
- 例句
- 1. 尽管他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但他一直闲邪存诚,从不被物质所迷惑。2. 即使遇到困难,我们也要保持闲邪存诚的品质,不忘初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闲邪存诚”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将“闲邪”理解为在闲暇的时候不被邪念所困扰,然后将“存诚”理解为保持真诚的态度。通过这种分解记忆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质、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忠诚正直”、“操守高尚”等,以拓展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可以闲邪存诚,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学习。2. 初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要保持闲邪存诚的态度,不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失去原则。3. 高中生:闲邪存诚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它不仅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