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同属一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谓同于原来的形体。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不见 丰城 剑,千祀復同形。”
- 英文翻译
1.isomorph; homomorph
- 基本含义
- 形状相同,外表相似。
- 详细解释
- 指两个事物的形状或外表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区分。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两个事物在外观上非常相似,难以区分。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画家擅长画虎,他的画虎非常逼真,几乎和真的虎无异。画家的朋友看到他的画虎后都非常惊讶,纷纷称赞他的画技高超。有一天,画家的朋友带来一只真的老虎,问画家能否画出这只老虎的真实形象。画家答应了,并开始仔细观察老虎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描绘,画家终于完成了一幅逼真的老虎画。他的朋友看到画后都非常惊讶,称赞画家的画技更上一层楼。然而,画家却深感无奈,因为他发现他画的老虎和真的老虎的形状竟然完全一样,几乎无法区分。于是,人们就用“同形”来形容两个事物在外观上非常相似,难以区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两个字的字形非常相似,真是同形异义。2. 这两个人长得太像了,简直是同形异体。3. 这两种花的花瓣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真是同形异色。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同形”与“外形相似”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形容事物相似的成语,如“同气连枝”、“同床异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两个小朋友长得真像,简直是同形异体。初中生:这两幅画的画风非常相似,几乎是同形异色。高中生:这两个城市的建筑风格非常相似,真是同形异己。大学生:这两个理论模型的结构和原理几乎一样,可以说是同形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