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牍背的词语解释
牍背的意思
拼音:dú bèi    注音:ㄉㄨˊ ㄅㄟˋ
使用场景
牍背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些隐藏的事实或真相。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或政治舞台上,当有人揭露了某个事件的真相,可以使用牍背成语来形容他揭开了事情的真相,让人们看清了事情的本质。
例句
1. 他们以为这个人很简单,但是他的牍背可不简单。2. 这个事件的牍背被揭开后,人们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基本含义
指文书的背面,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基本解释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 勃 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 长安 ,逮捕 勃 治之。 勃 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 勃 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牘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示 勃 以申辩之方。后用其事为遭受冤狱的典实。 宋 苏轼 《韩子华石淙庄》诗:“ 絳侯 百万兵,尚畏书牘背。” 清 钱谦益 《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牘背相随狱吏书。”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真相大白”、“暗箱操作”等,这些成语都与隐藏的事实或真相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诚实,不要在考试时偷看答案,那样就是牍背。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在考试前总是偷偷看答案,他的牍背最后被老师发现了。3. 高中生:政治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要关注社会热点,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要了解事情的牍背。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公司内部有一些不正当的交易,我觉得有必要揭露这些牍背。5. 成年人:这个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背后隐藏了很多牍背,我们应该关注这些事情的真相。
故事起源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秦始皇时期,李斯因为有才干而受到重用,但是他的才干也带来了很多敌对势力的嫉妒。有一天,李斯被告发说他在写奏折时经常在纸背面写暗号,暗中传递消息给敌对势力。秦始皇得知后,派人调查,发现了李斯的确在纸背面写了一些字迹。但是当他们翻过纸背面时,却发现上面什么也没有写。秦始皇感到非常惊讶,认为李斯是个聪明人,能在纸背面写字,而不留下痕迹。并且,因为李斯没有写在纸的正面,所以他的暗号也没有被发现。从此以后,人们就用“牍背”来形容隐藏的事实或真相。
记忆技巧
可以将“牍背”这个成语与隐藏的事实或真相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张写有字的纸,正面看上去是空白的,但是当你翻过来看纸背面时,才会发现那些隐藏的字迹。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详细解释
牍背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牍”指的是文书,特指纸张上写字的一面,“背”指的是背面。牍背成语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内幕,通常指的是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事实或情况。
(0)
诗文中出现“牍背”的诗词

韩子华石淙庄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馀苍桧。

(0)

寄王介卿

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

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

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栋干,度量弃樗栎。

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堧北。

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

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

周孔日已远,遗经窜墙壁。

倡佯百怪起,冠裾稔回慝。

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辟。

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

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

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

嗟予见之晚,反复不能释。

胡然蕴环堵,不救谋者惑。

明朝渡江还,念念非可抑。

如酲冒炎暑,每进意愈塞。

维时南风薰,木叶晃繁碧。

颓云走石濑,逆阪上文艗。

欣闻被檄来,穷阎驻镳轼。

促榻叩其言,咸池播纯绎。

行身抗渊损,及物窥龙稷。

绸缪指疵病,攻砭甚针石。

浅沚有停沙,亦可洗珠璧。

论忧或共嚬,遇惬每同赥。

正值祝融横,金隅未提职。

高楼豁可望,命载屡攀陟。

一不罗俗嬉,怡然治纨墨。

露注尚忘疲,更待蟾蜍昃。

雅爱张与余,挽之置茵席。

群儿困不酬,吽嚬聚讥谪。

仁义殊龃龉,昧者尊恶砳。

雾草变衰黄,吟蛩闹朝夕。

君子畏简书,薄言返行役。

商歌孺子别,失泪染衣襋。

自从促棹去,会此隆冬逼。

何神鼓阴韛,万窍动謞激。

城颠睨江浪,蛟怪助掀射。

仁贤保无恙,所想挂惊惕。

烨烨多隶从,良已匮藜齸。

迨兹尺书至,疑念始冰析。兰?沓慈祥,筠梧肆谐适。

缤纷众胥士,署垒各嬉息。

其馀书牍背,粟密缕机织。

卷书劳来干,寸怀良自怿。

野泊转平绿,梅梢弄繁白。

金绦引柳荑,芳气满原泽。

出门无所抵,归卧四楹寂。

术学颇思讲,人事多可恻。

含意不得发,百愤注微臆。

摇摇咏颜色,企足关途隔。

自惭儿女情,宛转抱凄戚。

吾念非吾私,何当托云翼。

奇偶转如轮,终期援焦溺。

(0)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五然死灰

安国坐法为狱吏,死灰复然,然即溺之。

死灰不然田甲守,死灰既然田甲走。

一笑诙谐问狱吏,公等悠悠宁足治。

君不见,周勃当时尝得罪,千金行赂书牍背

曾闻太息向人言,昔日安知狱吏贵。

(0)

书巢五咏·其三故纸

时来偶见收,过时自当退。

岂惟裁纸尾,亦或用牍背

人情有贵贱,志士感兴废。

库中九万张,视我犹前辈。

(0)

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开卷偶见答徐宋臣监丞书云来帖告诉门生排根尝闻前辈谓受人之恩而不忘者为子必孝为臣必忠盖推是心而信其人也又闻惟以怨报德者为不可测盖以有人之形者必有人之情也故卢杞之于颜公敏中之于文饶之奇之于永叔邢恕之于君实孰测其报恩一至此极哉昔孟尝君有一客孟尝遇之甚厚而客每毁孟尝或问其故客曰人皆誉君而我独毁人必以我为小人而以君为长者此吾所以报君也前五子者其意将无出于此欤至如逄蒙杀羿之事孟子不责蒙而责羿然则先生之与门生其责果谁在哉或掩卷有感因笔纪意复紬绎身履者以补其阙凡四十韵

古人忠与孝,不在工报恩。

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

堂堂颜鲁公,舐血来平原。

鬼质不知何,几作绝吭魂。

大中白丞相,昔蹑卫国门。

幻作万羊梦,投畀朱崖村。

奇谤及师友,躗言动君尊。

匪但死不瞑,大是生无根。

我尝究初终,要亦无足论。

或以里言掇,或趣主意奔。

或从谈笑生,或即利欲昏。

初亦未有心,末乃成至冤。

青简玷齿颊,至今犹啍啍。

傥无魏阙恋,谁使舌莫扪。

森淅起奉册,片顷那容存。

床笫本无从,何物能轾轩。

脂垢亦易辨,谁解洿玙璠。

如彼孟尝客,亦已悔而反。

正比萧相系,慰拊聊春温。

五人皆有为,评订何必繁。

之子独嗟事,画牢讯书爰。

反覆蹈生死,呵嘘变寒暄。

秋毫无所取,可验牍背翻。

自言复自渝,洗垢亦不痕。

堂帖写元奏,别白如珉琨。

渠知褫鞶枉,端由吠声喧。

天定能胜人,白日开戴盆。

只于揭纸间,了了穷所元。

不特玷尽磨,那复恨可吞。

但观斯人心,虽踵五子跟。

居然蚤虱微,而比蛇与蚖。

抑观诚斋书,理到词不烦。

有形斯有情,相比如篪埙。

而于五子中,乃复加诈谖。

旋观逄与羿,端在友弗抡。

毁玉自出柙,扣金能反辕。

割席怀共耕,知几当赐膰。

齰舌漫尔为,揩眵愧吾惛。

正须起九京,相与浇一尊。

江湖两相忘,再拜师至言。

(0)

立秋日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

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

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

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

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

天岂刍狗我,生死置度外。

会看三日雨,怛悼推所爱。

甘泽洽嘉谷,生意亦萧艾。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