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方仪的词语解释
方仪的意思
拼音:fāng yí    注音:ㄈㄤ ㄧˊ
使用场景
方仪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言谈举止符合社会礼仪和规范。例如,当我们赞扬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得非常得体时,可以用“他的方仪令人钦佩”来形容。
例句
1. 他的方仪令人钦佩,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都非常得体。2.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而且方仪端庄,给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基本含义
指言行得体,举止得当,符合规范。
基本解释

谓大地。《文选·卢谌<时兴>诗》:“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 李善 注:“ 曾子 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在天成象,故曰圆象;天地曰两仪,故曰方仪也。”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礼仪和修养相关的成语,如“文质彬彬”、“举止大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方仪的同学一起玩,他们总是很有礼貌。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注意方仪,不仅在校园里,还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得体。3. 高中生:参加面试时,我们要注意仪态端庄,展示出方仪。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方仪,为人师表。5. 成年人:在社交场合中,保持方仪是树立个人形象的重要一环。
故事起源
方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但没有具体的故事起源。它的意义源于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礼仪和规范,认为一个人的仪态和举止是衡量他的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标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方仪”。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正方形的仪式场合中,举止得体,仪态端庄,符合规范,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词语结构
成语“方仪”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详细解释
方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方”表示正直、得体,而“仪”表示仪态、礼貌。方仪指一个人的言行得体,举止得当,符合社会规范,显示出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0)
诗文中出现“方仪”的诗词

时兴诗

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

忽忽岁云暮,游原采萧藿。

北逾芒与河,南临伊与洛。

凝霜沾蔓草,悲风振林薄。

摵摵芳叶零,橤橤苍华落。

下泉激冽清,旷野增辽索。

登高眺遐荒,极望无崖崿。

形变随时化,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

(0)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一

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

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

俯察方仪静,隤然千古存。

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

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0)

被花恼.题《化为蝴蝶甘同梦》图

千金一刻不须筹,花天夜长无晓。

恣意寻欢尚嫌少。

罗裙密裹,金刀笑赠,梦好何须觉。

花底活,茧同功,万方仪态容成照。

同穴忆青陵,岁岁红心长香草。

气融金粉,乡住温柔,不许纨风到。

笑无情漆吏鼓盆歌,也偷化、蘧蘧遣恼。

凤五色,并宿罗浮仙不老。

(0)

景祐以后乐章六首·其二酌献用《厚安》

祥标曾麓,德合方仪。万邦展养,九御蒙慈。

孝恭祊祏,美播声诗。淑灵顾享,申锡维祺。

(0)

齐北郊乐歌六首·其四昭德凯容乐

庆图浚邈,蕴祥秘瑶。伣天炳月,嫔光紫霄。

邦化灵懋,阃则风调。俪德方仪,徽载以昭。

(0)

春晚独步

萋萋春草繁,夕阴结空幕。

升月照帘栊,旷野增寥索。

纤纤如玉钩,夜移河汉落。

众星环北辰,悠悠方仪廓。

安得恒逍遥,游原采萧藿。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