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骡纲的词语解释
骡纲的意思
拼音:luó gāng    注音:ㄌㄨㄛˊ ㄍㄤ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工作合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不协调、不相称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内部结构的不协调。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执行团队成员之间经常意见不合,总是骡纲不一,很难达成共识。2. 这家公司的管理体系存在骡纲现象,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基本含义
指用骡子拉船,形容事物不协调,不相称。
基本解释

结队而行驮载货物的骡群。 宋 米芾 《画史·唐画》:“世俗以 蜀中 画《骡纲图》、《劒门关图》为 王维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有数商,驱骡纲行山间,见樵径山立一道士,青袍棕笠,以麈尾招其中一人。”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鸡犬不宁”、“马耳东风”等,了解更多描述事物关系不协调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和同学的作品放在一起,骡纲不一,看起来很不协调。2. 初中生:班级的协作项目总是骡纲不一,大家都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进展缓慢。3. 高中生:这个社团的管理团队骡纲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协调一致的决策。4. 大学生:这个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骡纲不一,导致合作困难,很难取得好的成果。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交通工具。在古代,人们使用骡子拉船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由于骡子和纲绳之间的力量不协调,船只在行进时会左右摇晃,不稳定。这种情况被人们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从而形成了成语“骡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骡子拉着一条纲绳,由于力量不协调,船只摇摇晃晃,不稳定。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词语结构
主体是“骡纲”,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相称。
详细解释
骡纲,由骡子和纲绳组成,是古代一种用骡子拉船的方式。骡子和纲绳之间的力量不协调,难以平衡,因此船只行进时会左右摇晃,不稳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相称,相互制约,导致不稳定的局面。
(0)
诗文中出现“骡纲”的诗词

留坝

逐队骡纲远,挥鞭夕未间。

人经野羊水,路往画眉关。

猎骑原头火,归鸿雨外山。

今宵凤州酒,好为破愁颜。

(0)

五更

村鸡腷膊晓星移,残梦初回各自知。

岸上骡纲江上桨,最消魂是五更时。

(0)

煎茶坪题壁·其二

棕榈高下一重重,百尺天梯仗短筇。

急瀑飞声争大壑,断云作势补奇峰。

红毡隐约骡纲细,黑箐深沉豹雾浓。

何处钟鱼响林未,欲从灵界问仙踪。

(0)

昭阳顾符稙画便面栈道图歌

顾生画学李思训,尤工栈道兼骡纲

丹青金碧妙铢黍,近形远势穷毫芒。

褒斜山色一千里,子规啼处烟苍苍。

女郎祠边人迹绝,但见哀猿连臂叫啸青崖旁。

江水如油下南郑,阁道似发通陈仓。

红毡裹背笠覆首,人物结束疑唐装。

车马班班入云际,如蚁缘垤相扶将。

秦川渭水望不到,蚕丛直上天茫茫。

仰家扇子冰雪色,一茎斑竹磨潇湘。

如何方寸怀袖里,宛然置我蜀道青天长。

扬一益二古天险,谯周鬻国谋非臧。

阿瞒四纪作天子,青骡西幸何仓皇。

三十年来蜀道塞,况从古史论兴亡。

因君妙迹发遥慨,如听铃声替戾冈。

(0)

次韵答阮维则

蹇予十载漂沦客,奈此一春风雨何。

泥没畏途人迹断,草掀荒屋漏痕多。

长怀鸟道行行险,却著骡纲事事驮。

万里穷愁逢阮籍,竹林虽近未能过。

(0)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其四

多病偏僧热,今朝又怯凉。

秋阴含雨重,野树划沙长。

马矢煨茶苦,骡纲载果香。

一餐吾隗汝,底事宿舂粮。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