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拾芥 shíjiè
[a piece of cake] 芥:小草。拾取地上的小草,喻指事情不费多大气力就能办到
- 详细解释
(1).见“ 拾地芥 ”。
(2).吸引芥草。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磁石引鍼,琥珀拾芥。”
- 基本含义
- 指采摘草木的花果或者采集有用的东西。也可用来形容学习或者获取知识的过程。
- 使用场景
- 拾芥常用于教育、学术或者工作场景中,用来形容学习的过程。可以用来表达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 故事起源
- 拾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文是“拾芥掇萧,采薪蒙茸”。这句话描述了汉代文学家刘向的学习态度,他认为学习就像采集芥草和捡拾柴禾一样,需要不断努力和积累。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并且逐渐演变为表示学习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拾芥属于动词短语,由“拾”和“芥”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每天晚上都会花很多时间拾芥,积累知识。2. 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方便地拾芥,获取各种信息。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正在一个花园里拾取芥草,同时思考着学习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除了拾芥这个成语,还有许多与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拾芥,努力学习新知识。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勤于拾芥,不断积累知识。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拾芥各种资料,为复习做准备。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实而忙碌,需要不断拾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5. 成年人:工作以后,我仍然保持着拾芥的习惯,不断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