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春秋 、 战国 时 宋 官名。《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 杜预 注:“大尹,近官有宠者。六卿因之以自通达於君。”《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 楚 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 宋 矣。’”
(2). 新莽 时称郡太守为大尹。《汉书·王莽传中》:“改郡太守曰大尹。”《后汉书·刘盆子传》:“ 赤眉 遂寇 东海 ,与 王莽 沂平 大尹战,败,死者数千人。”
(3).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 董溪 ﹞选参军 京兆府 法曹,日伏阶下,与大尹争是非。大尹屡黜己见,岁中奏为司録参军。”《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大尹看了,大怒道:‘帝輦之下,有这般贼人!’”《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那 苏云 自小攻书,学业淹贯,二十四岁上,一举登科,殿试二甲,除授 浙江 金华府 兰溪县 大尹。”
- 基本含义
- 指权力大、地位高的官员。
- 详细解释
- 大尹一词源自古代官职名称,尹为古代的地方行政官员,大尹即指地位高、权力大的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官员的地位和权力非常高,拥有重要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 使用场景
- 大尹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权力和地位高的官员,可以用来形容政府高级官员、高层管理人员、企业总裁等具有重要决策权和管理能力的人。
- 故事起源
- 大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描述了当时晋国的大夫叔向成为大尹后,掌握了重要的政权。后来,大尹成为了形容地位高、权力大的官员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大尹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大”和“尹”。
-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的地位高如大尹。2. 这位市长权力大,地位高,可以说是当地的大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大尹”的发音和意思,将其与权力大、地位高的官员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尹字,代表着那些地位高、权力大的官员。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地位相关的成语,例如“高官厚禄”、“官运亨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大尹,她决定我们的活动安排。2. 小学生:校长是学校的大尹,他管理着整个学校。3. 初中生:市长是城市的大尹,他负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4. 高中生:国家主席是整个国家的大尹,他领导国家的决策和发展。5. 大学生:公司的总裁是公司的大尹,他负责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管理。通过以上学习指南,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成语“大尹”的意义、用法和背后的故事,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