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靡嫚 ”。1.华美,华丽。《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 王闿运 《李恭人行状》:“衣裳澣濯,无珠翠靡曼之饰。”
(2).指美妙的声色。《吕氏春秋·顺民》:“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高诱 注:“靡曼,好色。”《隋书·高勱传》:“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耽淫靡嫚,不知纪极。”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十二:“保固真元,絶意房闥,使靡曼不得动吾欲,是谓藏贤。”
(3).纤弱柔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譬舞容迴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4).引申为轻艳卑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诗律自 沉 宋 之下,日益靡嫚。”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西梆子腔与崐崘南曲,一则悲壮,一则靡曼。”
(5).奢侈淫靡。《明史·乐志一》:“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於靡曼。”
- 基本含义
-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详细解释
- 靡曼是由形容词“靡”和形容词“曼”组成,其中“靡”表示华丽、娇媚,而“曼”表示美丽、柔美。因此,靡曼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姿态娇媚。
- 使用场景
- 靡曼常用于描述女性容貌的美丽,可以用来赞美女子的美丽和姿态。
- 故事起源
- 《汉书·卢绾传》中有一段描述卢绾的故事。卢绾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美女,她容貌美丽动人,举止娇媚,被赞美为“靡曼”。后来,这个词语被广泛使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她的容貌靡曼,赢得了众人的赞美。2. 她一身靡曼的舞姿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靡曼”与“美丽”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美丽的女子在优雅地展示自己的娇媚姿态,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1. 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绰约多姿”、“娇艳欲滴”等,扩展对美丽的形容词的理解和运用。2. 了解和学习其他形容女性美丽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穿着一件靡曼的裙子,看起来像个仙女。2. 初中生:舞台上的女演员舞姿靡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她的容貌靡曼,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