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诗述的词语解释
诗述的意思
拼音:shī shù    注音:ㄕㄧ ㄕㄨˋ
基本解释

犹诗作。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灯下读 闇叔 诗述四十餘篇,劳苦之意,释然而苏。”

基本含义
用诗歌的形式来叙述或描述某事物。
详细解释
诗述是指用诗歌的方式来叙述或描述某个事物。它强调了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描绘景象或传递思想的艺术特点。
使用场景
诗述常用于文学创作、文艺评论或者表达感慨时,可以用来形容用诗歌形式表达的文字作品。
故事起源
诗述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诗歌创作。中国古代文人常使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诗歌的形式来叙述或描绘某个事物,因此形成了“诗述”的概念。
词语结构
诗述是一个动词词组,由“诗”和“述”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用诗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 这首诗诗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诗述”这个成语:1. 将“诗”和“述”两个字分别记忆,然后联想到诗歌和叙述的意思。2. 用诗歌的形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创作成一首简短的诗歌,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诗歌相关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的名诗名篇,以及不同诗歌体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用诗述了春天的美丽。2. 初中生:这首诗诗述了作者对友情的理解。3. 高中生:他用诗述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4. 大学生:这篇文章诗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0)
诗文中出现“诗述”的诗词

寄武冈使君表兄

符竹剖千里,休戚系一方。

田里息愁叹,民安由吏良。

方今重兹选,俾近天子光。

临遣重丁宁,考察何精详。

吾兄富才业,敏锐锋莫当。

论事切时务,玉音屡褒扬。

都梁虽远郡,于今为边防。

帝曰惟汝谐,专城赖纪纲。

吾兄勤布宣,德意达穷乡。

朝夕念此民,启处几不遑。

世方急催科,下令严秋霜。

罢癃因鞭笞,男女失耕桑。

财货岂不足,众弊实蠹伤。

但能澄其源,府库有馀藏。

无告深可悯,盻盻将流亡。

根本不护惜,忍以斤斧戕。

吾兄独反是,属邑赖小康。

愿言坚此志,益使仁风翔。

此邦介荆蛮,其俗气禀刚。

宜以宽治之,驯扰狡与强。

用法人固畏,中心要易忘。

十步有茂草,多士咏思皇。

况有贤师儒,德行侔圭璋。

薰陶亦既久,济济观趋跄。

儒风果大振,邹鲁相颉颃。

为政有先务,本固末乃昌。

规模欲传后,计虑宜深长。

天下久无事,武备弛不张。

干戈朽且钝,卒伍骄而狂。

教习不可缓,常若赴敌场。

军阵日修明,奸宄敢陆梁。

塞下忧空虚,积粟乃金汤。

郡事无不宜,休誉寖以彰。

吾君不忘远,大明烛无疆。

承宣有如此,促召归周行。

嗟予寡所合,幽居空激昂。

每怀济川志,自愧非艅艎。

吾兄舍我去,矫首遥相望。

我怀不能已,作诗述肺肠。

微尘裨高山,可笑不自量。

相期配古人,岂徒出寻常。

努力进此道,千古垂芬芳。

罔俾循吏传,专美龚与黄。

(0)

铜鼓歌

咸丰四年黔始乱,播州首祸连群苗。

列郡扰攘自战守,盘江尺水生波涛。

府兵远出连城陷,合围呼啸姎徒骄。

纯皇天章久愈炳,义民岂惑狐鸱妖。

我先大夫陈既仗忠信,青衿白屋皆同袍。

吴公祠下水清沘,百口并命甘一朝。

冲焚罂听贼计尽,凿门而出穷追钞。

民兵五千凭感激,疾如振萚覆其巢。

奢香系颈降道左,济火革面居前茅。

不见援师助空誊,那有馒饷分箪醪。

三城百寨并扫荡,箐谷黯甚湔腥臊。

收其积聚供馆谷,放其牛马还林皋。

俘其子女赦不杀,授之畲田使耕薅。

清酒一钟亦不饮,独取一物深于丁宁短于鼛。

降夷稽首述故事,传自汉相安壮瑶。

呜呼汉相信神武,拜表讨贼先不毛。

岂不知秦川宛洛皆争地,未清堂奥难及郊。

堤官隗搆四郡戴,攻心一语参军教。

范铜为鼓赐酋长,坎地宝护埋山坳。

岁时祀鬼乃敢击,芦笙巫唱纷嗷嘈。

不然战斗合徒众,花鬘赤脚奔相招。

一面足可直百柠,擅一为富擅十为酋豪。

鼓亡苗灭古记语,以威报虐将焉逃。

鬼方冀方远遥遥,致之重烦氇席包。

连弩铜牙虽罕觏,此物犹见天威万古悬云霄。

围径四尺修八寸,四耳无当约其腰。

文螭蟠孥朱鹭翥,细乳三百有二相周遭。

髣髴篆文不可辨,屡烦画肚终牙聱。

土花绀碧沁肌理,雷纹宛转环皋陶。

中心莹滑不留手,恰受二尺槽椎敲。

良辰会客风日美,水面考击呜蒲牢。

如观溪岗跳明月,宰牛呷酒欢相邀。

忽然蛮风捲瘴雨,中有铁马声萧萧。

一击再击转激楚,战场万鬼皆啼嗥。

不用趣战用行酒,铜龙悲愤发长号。

国初诸老始赏咏,黄湄秋谷俱清超。

查氏书堂复继起,徒为玩物争抽毫。

我闻燕然既振旅,仲山宝鼎来归朝。

诗述德因爱物,子孙永宝当不佻。

藏之宗柘无忘在莒事,亦知乃祖乃父于国宣勤劳。

剖符领郡三十载,不蓄长物甘萧条。

罗施石丑不足载此鼓,祇如薏苡来南交。

圣人有道四夷服,何用大食日本歌金刀。

(0)

碧云寺

崔巍碧云寺,寿安山南陬。

前貌众龙象,后植千松楸。

于经首作俑,魏竖复效尤。

规制骇心目,宏丽无匹俦。

近屏罗翠嶂,远势交回洲。

石室窈中空,缭垣屹外周。

镂阶凤缡褷,琢壁龙蚴蟉。

僣侈陋陵阙,岂止逾王侯。

当其缮构际,乾坤困征搜。

攻石千仞冈,挽材万里舟。

苍生莽奔窜,四海输琛赇。

卿相称义儿,秽名丰碑留。

刑馀胡敢然,童昏寄垂旒。

紾臂夺之柄,蛊腹心舌喉。

钳锧杀乔固,轩墀延共兜。

上擅天赏罚,下快私恩仇。

敌张寇盗炽,木蠹禾生蟊。

罪虽沦一族,祸乃延九州。

高庙血祀斩,泗凤戕松楸。

思陵葬无所,麦饭矧可求。

昌平寒食日,春惨风飕飂。

民家败纸钱,吹挂陵树头。

穷奇旧衣冠,乃得归岩幽。

百年有馀恨,烈士涕横流。

伟哉张侍御,一洗异代羞!

仆碑刬名字,伐冢为平畴。

兹事良义举,我更借箸筹。

圣贤律既往,褒罚语不浮。

善固揭百世,恶亦昭千秋。

诛奸赖直笔,不系冢去留。

上世戮鲸鲵,封骨高崷崷。

请肆彼遗骼,存此招魂丘。

用之作京观,事异理亦侔。

覆辙留眼前,后车庶回辀。

殷墟歌《离黍》,鉴之者有周。

诗述胸臆,以俟采风輶。

(0)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退之昔负天下才,扫掩众说犹除埃。

张籍卢仝斗新怪,最称东野为奇瑰。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

欧阳今与韩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石君苏君比卢籍,以我拟郊嗟困摧。

公之此心实扶助,更后有力谁论哉。

禁林晚入接俊彦,一出古纸还相哀。

曼卿子美人不识,昔尝吟唱同樽罍。

因之作诗答原甫,文字駚稳如刀裁。

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诙。

往年公赠两大轴,于今爱惜不辄开。

是时有诗述本末,值公再入居兰台。

崇文库书作总目,未暇缀韵酬草莱。

前者京师竞分买,罄竭旧府归邹枚。

自惭把笔粗成字,安可远与钟王陪。

文墨高妙公第一,宜用此纸传将来。

(0)

拔可将以三月归闽赠之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

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

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

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

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

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

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

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

吾乡今陈郑,有作亦模楷。

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

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

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

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

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

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

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

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

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0)

亡友舒州通判张君哀挽诗

我昔游禾州,英俊森跌宕。

众中昉识君,彼此年盛壮。

定交文字间,倾倒已见谅。

推能实居先,论齿仍在上。

既欣气味同,复喜怀抱旷。

温温璞玉姿,浩浩江海量。

岂惟邑校雄,允谓士林望。

及门师易庵,卒业侍函丈。

大哉四圣经,研究彖与象。

袖然西江魁,足继宋陈亮。

诸生老场屋,颡泚羞倔强。

词垣七八年,葭玉得倚傍。

编摩互论讨,疑惑共咨访。

但期荅君亲,未省谒卿相。

佞色从古鄙,直躬岂今尚。

始屈倅邦畿,翻能拯民恙。

公平村有谣,苦澹宦无况。

何期寒窭家,忽被仁惠贶。

云胡去郡亟,遂使失保障。

一官滞房山,连岁董夫匠。

令名诸公推,敏识多士让。

政须峻升迁,溘尔遽凋丧。

呼天邈不闻,为善匪可仗。

缙绅竞悼伤,舆隶亦惆怅。

而我忝深知,肝胆两相向。

切偲失箴规,磨琢废炉荡。

情捐骨肉亲,序缺兄弟行。

前修不可作,后进日流荡。

哀哉若人亡,士习趍谬妄。

纷纷夸毗子,翻覆千万状。

譬犹蚁附腥,缭绕沿瓮盎。

畴能遏颓波,奚忍鼓其浪。

孰知余心悲,孤立谁我相。

令仪隔幽明,清梦劳想像。

诗述初终,老泪恣横放。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