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亭障。 汉明帝 令天下亭障皆画乌,故称。 明 陈继儒 《枕谭·亭堠》:“ 升菴 有纪行诗:‘山遮延鷺堠,江绕画乌亭。’用事甚僻,而不知出处。按 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为白鷺,取延望之意,其时亭堠多刻鷺像也。上句用此。《汉明帝起居注》:帝巡狩过亭障,乌鸣,亭长引弓射中之,奏曰:乌鸟哑哑,引弓射左腋,陛下寿万年,臣为二千石。帝悦,令天下亭障皆画乌。下句用此。”
- 基本含义
- 指无聊、无事可做。
- 详细解释
- 画乌亭是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造的一个成语。乌亭是指一种形状像乌鸦巢的小亭子,而画乌亭则是指在乌亭上画乌鸦,意味着无聊、无事可做。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闲得无事可做,或者对某人的无聊行为进行讽刺。
- 故事起源
- 相传,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年轻时曾在杭州的一家酒楼上班。有一天,他闲来无事,拿起笔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只乌鸦,然后将纸贴在了酒楼的乌亭上。当时的顾客看到后纷纷赞叹,觉得画得栩栩如生。冯梦龙听到后很高兴,但随后有人说:“你画得再好也没有用,毕竟只是画在乌亭上,无人能看到。”冯梦龙听后感到无聊和无奈,于是创造了成语“画乌亭”。
- 词语结构
- 动宾短语,由“画”和“乌亭”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画乌亭。2. 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工作,现在感觉有点画乌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画乌亭”想象成一个人在乌亭上画乌鸦,但是因为乌亭太高,所以画的人无聊得发慌。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无事生非”、“无病呻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放学后没有作业,感觉很画乌亭。初中生:这个寒假真无聊,整天都在家画乌亭。高中生:我已经考完了所有的科目,现在感觉有点画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