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音乐和谐,形容事物的和谐美好。
- 例句
- 1. 他们的合唱真是笙箫般的和谐。2. 这场音乐会上的演奏笙箫,让人陶醉其中。
- 基本含义
- 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 基本解释
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唐 曹唐 《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簫曲,斜倚红鸞笑不休。” 宋 张子野 《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鸞桥,西园一片笙簫。”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砥志》:“那知我粉冷絮尘,脂冻桃花,不理旧时笙簫。”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中国传统音乐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合唱比赛上,我们的歌声就像笙箫一样和谐。2. 初中生:他们的合奏真是笙箫般的和谐,每次都让人陶醉。3. 高中生:这支乐队的演奏笙箫,音乐之美令人难以忘怀。4. 大学生:这场音乐会上的笙箫演奏,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 故事起源
- 《史记·乐书》中记载着,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郑国的人,他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笙箫合奏的声音。一天,郑国在家中合奏笙箫,他吹奏笙,他的妻子吹奏箫。他们合奏的音乐非常和谐,引来了很多人围观。人们听了他们的音乐,都觉得非常美妙,因此就用“笙箫”来形容音乐和谐的美妙。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笙箫”来形象记忆音乐和谐悦耳的意思,想象一下笙箫合奏的美妙声音。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 详细解释
- 笙和箫都是中国传统的乐器,笙有很多个管子,箫有两个管子。笙箫合奏时,音乐和谐悦耳,寓意美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