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花树的词语解释
三花树的意思
拼音:sān huā shù    注音:ㄙㄢ ㄏㄨㄚ ㄕㄨˋ
基本解释

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故名。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槃多》。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餘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辨三花之树。” 唐 李白 《鸣皋歌奉饯丛翁清归五崖山居》诗:“去时应过 嵩少 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王琦 注:“三花树,即贝多树也。” 明 王恭 《寄上清王道人》诗:“心怀九转丹,梦绕三花树。”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同时拥有美貌、才华和财富的人。
详细解释
三花树是由“三”、“花”和“树”组成的成语。三花树形象地比喻一个人具备了美貌、才华和财富三种优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集多种优点于一身,非常出色。
使用场景
三花树一词通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外貌、才能和财富方面都非常出众。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多个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或者形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故事起源
关于三花树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常识推测,这个成语可能起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赞美之词。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外貌、才华和财富,因此赞美一个人拥有这三种优点是一种很高的赞美。
词语结构
三花树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表示数量,“花”表示美丽和才华,“树”表示财富。整个成语通过这三个字来形容一个人的全面优点。
例句
1.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才华出众,真是个三花树。2. 这位富商不仅有钱,还很有才华,可以说是一个三花树。3. 他不仅是个好演员,还是个成功的商人,真是个三花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树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每朵花都代表着一个优点:美貌、才华和财富。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全面优秀的成语,如“千里马”、“三好学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不仅会画画,还唱歌跳舞,真是个三花树。2. 初中生: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擅长运动,可以说是个三花树。3. 高中生: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才华出众,真是个三花树。4. 大学生及以上:他不仅是个优秀的科学家,还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可以说是个三花树。
(0)
诗文中出现“三花树”的诗词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

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

峰悬磴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

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适来何事游人閒,飘飖八极寻名山。

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

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

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翕沓争相推。

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寒空万里云开时,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

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

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0)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厓山居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

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厓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0)

书贻第三女珍

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看取元家第三女,他年真作魏夫人。

(0)

周玄初来鹤诗

绿章朝帝驾云车,白鹤从天下玉除。

赤壁已无身后梦,丹丘应有寄来书。

五鬣松阴秋落落,三花树影夜疏疏。

琴心三叠蓬莱浅,两翼刚风响佩裾。

(0)

饯唐永昌赴任东都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因声寄意三花树,少室岩前几过香。

(0)

题李伯时画黄知命骑驴图

长安城头乌夜栖,长安道上行人稀。

浮云卷尽暮天碧,但见明月流清辉。

君独骑驴向何处,头上倒著白接䍦。

长吟搔首望明月,不学山翁醉似泥。

到得城中灯火闹,小儿拍手拦街笑。

道傍观者那得知,相逢疑是商山皓。

龙眠居士画无比,摇毫弄笔长风起。

酒酣闭目望穷途,纸上轩昂无乃似。

君不学长安游侠誇年少,臂鹰挟弹章台道。

君不能提携长剑取灵武,指挥猛士驱貔虎。

胡为脚踏梁宋尘,终日飘飘无定所。

武陵桃源春欲暮,白水青山起烟雾。

竹杖芒鞋归去来,头巾任挂三花树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