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贝叶经的词语解释
贝叶经的意思
拼音:bèi yè jīng    注音:ㄅㄟˋ ㄧㄜˋ ㄐㄧㄥ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贝叶经来形容那些只看到事物表面,不深入了解的人。比如,当有人只看到别人的外貌或外表,而没有去了解他们的内在优点和价值时,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贝叶经。
例句
1. 他只看到了别人的外表,完全是个贝叶经。2. 别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要学会深入思考,不要成为一个贝叶经。
基本含义
指对经书的一种形象比喻,比喻只看表面,不深入理解。
基本解释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佛教的经典《法华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它的内容,了解更多关于佛教的思想和教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只看到同学的外表,我要了解他们的内在优点,不要成为一个贝叶经。2. 初中生:别只看到别人的外表,要学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要成为一个贝叶经。3. 高中生: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应该只看到他的外貌,而应该更加关注他的内在品质,不要成为一个贝叶经。4. 大学生:在选择朋友时,不要只看到他们的外表,要看到他们的内在素质和价值观,不要成为一个贝叶经。
故事起源
贝叶经的故事起源于佛教经典《法华经》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贝叶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只看到一片贝叶的表面,而没有去翻开贝叶看其中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贝叶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贝叶”和“经”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贝叶经这个成语来源于佛教经典《法华经》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贝叶,上面写着佛法的真理,但是有些人只看到贝叶的外表,而没有深入理解其中的真谛。因此,贝叶经成为了一个比喻,形容只看到表面,不深入理解的人。
(0)
诗文中出现“贝叶经”的诗词

题东林寺寄江州李员外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

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

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0)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

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0)

天外夜深风渐远,高松长似水流声。

焚香暮入翻花殿,净手秋开贝叶经

野性本怜松下月,幽情唯爱洞中春。

慇勤笑喻人间事,遥指庭花对夕阳。

(0)

紫参歌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

往往幽人寻水见,时时仙蝶隔云来。

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

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

应知仙卉老云霞,莫赏夭桃满蹊径。

(0)

天池夜月

华池秋敛玉波停,绝壑松涛壮地灵。

万顷晴云湖上白,千峰落日醉中青。

支颐坐印莲花石,欹枕还听贝叶经

酒罢不须愁欲暮,自留山月照人醒。

(0)

子英云玉山顾隐君今于同里法喜寺楼居日钞佛书至午而止馀暇则吟咏不辍虽亲旧来访亦不往答焉余因子英复去作此代简

客来喜得平安信,萧寺楼居日掩扃。

湖近浪摇窗影白,地偏苔没屦痕青。

群贤方结莲花社,小楷犹钞贝叶经

岁晚扁舟归甫里,好寻渔父过寒汀。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