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海边渡口。 唐 拾得 《诗》之二二:“ 天姥 峡关岭,通同次海津。”
(2).犹海水。 唐 寒山 《诗》之二八○:“积骨如毘富,别泪成海津。”
- 基本含义
- 指河流的汇合处,也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
- 详细解释
- 海津是由“海”和“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最初用来形容河流的汇合处,后来也被引申为指人才聚集的地方。海津成语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繁荣和发展。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如大学校园、科研机构、创业园区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内部人才济济,合作默契,互相促进。
- 故事起源
- 海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中的一篇《苏秦列传》。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合纵连横”的战略思想,通过联合各国对抗强大的秦国。他在一次外交活动中,用海津来比喻各国的联合,形容各国人才的聚集和合作。这个比喻被后人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海津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海”和“津”。
- 例句
- 1. 这所大学是人才的海津,各个学科都有顶尖的教授。2. 这个创业园区是人才的海津,各种创新项目争相涌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海津”这个成语与海洋和港口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港口是一个地方,汇集了各种船只和货物,就像是各种人才聚集的地方一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人才济济”、“人杰地灵”等,以加深对人才聚集的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学校就像是一个海津,有很多聪明的同学和好老师。2. 初中生:这个科研项目吸引了很多海内外的专家,真是一个海津。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创业环境很好,是人才的海津,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创业。4. 大学生:这个学院的师资力量很强大,是学术研究的海津。5. 成年人:这个公司是人才的海津,各个部门的员工都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