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处境困难、没有立足之地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经济困难、人际关系不好等情况。
- 例句
- 1. 他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真是茨草之地。2. 这个小镇经济发展不好,是个茨草之地。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成为茨草。
- 基本含义
- 比喻没有立足之地,处境困难。
- 基本解释
指杂草。《宋书·乐志四》:“茨草秽堂阶,埽截不得生。” 唐 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吾不智,触罪摈 越 楚 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 湘 之西。”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困境、无根基相关的成语,如“根深蒂固”、“飘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搬到一个新城市,一开始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感觉像茨草一样孤单。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我的成绩像茨草一样低,需要努力提高。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觉自己像茨草一样没有立足之地。4.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真的很难,感觉自己处于茨草之地,需要努力寻找机会。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昭公十一年,晋国国君昭公去世,由于诸侯之间的纷争,晋国没有立储。晋国宰相荀息认为,晋国应该立昭公的儿子疾侯为国君,但是有人建议立昭公的弟弟范宣为国君。范宣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不思进取,不关心国家大事。荀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茨草”比喻范宣,意思是他没有立足之地,不适合担任国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茨草”联想为没有根基的草,没有立足之地。也可以将“茨草”与困难的境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困在茨草丛中无法前进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茨草,指茨和草。茨草生长在荒芜的地方,没有水土滋润,没有立足之地。成语“茨草”比喻人没有根基,处于困境或无法立足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