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不讲道德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以自私自利为中心,不顾他人利益的人。
- 例句
- 1. 他平时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实际上却是个幡薄之徒。2. 这个人幡薄无耻,不值得与他交往。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行恶劣,道德败坏。
- 基本解释
丹书符箓之类。《吕氏春秋·观表》:“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非意之也,盖有自云也。緑图幡薄,从此生矣。” 高诱 注:“幡亦薄也。” 陈奇猷 校释:“ 谭 ( 谭戒甫 )谓‘緑图’即‘籙图’,颇似 汉 代讖纬书, 杨 ( 杨树达 )谓‘緑图幡薄’盖豫言人世祸福之书,如‘亡 秦 者 胡 ’、‘赤伏符’之类,皆是也……‘簿’(薄)即‘符’之同音假字。” 章炳麟 《訄书·订实知》:“既知政教,又以暇游艺,藉物以詗其姓名人地,则緑图幡薄自此作。”参见“ 丹书 ”。
- 延伸学习
- 1. 学习更多与道德、人品有关的成语,如“败坏风气”、“恶贯满盈”等。2. 了解相关的道德故事,如《阿Q正传》等经典文学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幡薄,经常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不喜欢那个幡薄的同学,他总是说谎话。3. 高中生:这个幡薄的政府官员贪污受贿,损害了人民的利益。4. 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而不是成为幡薄之徒。
- 故事起源
- 关于“幡薄”的故事并不多见,一般使用时主要注重其含义而不是具体的故事背景。
- 记忆技巧
- 1. 幡薄的“幡”字与“旗帜”有关,可以联想到人品行恶劣时,道德就像被旗帜抛弃一样。2. 幡薄的“薄”字可以联想到浅薄、不厚道的意思,这种人的道德品质就像一张纸一样薄弱。
- 词语结构
- 幡薄为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幡薄一词由“幡”和“薄”两个字组成。“幡”原指旗帜,引申为军旗;“薄”原指薄弱,引申为浅薄、不厚道。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品行恶劣,道德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