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平典的词语解释
平典的意思
拼音:píng diǎn    注音:ㄆㄧㄥˊ ㄉㄧㄢˇ
基本解释

(1).公平的律令。《后汉书·陈忠传》:“臣 忠 心常独不安,是故临事战惧,不敢穴见有所兴造,又不敢希意同僚,以谬平典。”《隋书·刑法志序》:“岁布平典,年垂简宪。”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臣守平典,庶无寃滥,虽死不恨也。”
(2).平板质实。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 孙绰 、 许询 、 桓 、 庾 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 建安 风力尽矣。”
(3).和平典雅。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文》:“其文皆宗 康 李 ,然能更造平典,虽曰大輅始於椎轮,层冰由於积水,亦由其禀气和粹,正得其平耳。” 章炳麟 《论式》:“ 简文 变古,志在桑中, 徐 庾 承其流化,平典之风,於兹沫矣。”

基本含义
平典指的是平和安定的时代,也可指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详细解释
平典是由“平”和“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平指平稳、安定,典指典章、法度。平典指的是社会和谐稳定、法纪严明的时代。
使用场景
平典一词常用于描述社会安定、法治有序的时代,也可以用来形容家庭和睦、生活平静的状态。
故事起源
平典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形容刘备统治下的蜀汉时期。刘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益于人民的政策,社会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于刘备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因此蜀汉时期被称为“平典之世”。
词语结构
平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社会的平典。2. 在他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平典的生活。
记忆技巧
可以将平典与平和安定的时代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社会和谐、法治有序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以及历史上的平典时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氛围非常平典,同学们友好相处,没有争吵和打架的情况。2. 初中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实现真正的平典,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3.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应该为实现社会的平典而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0)
诗文中出现“平典”的诗词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其二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0)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0)

叹老

口惟两齿鬓双皤,百计无如耄及何。

少壮未尝参姹女,衰残始欲养黄婆。

原鸰逝去床谁对,辽鹤归来冢渐多。

客笑侬诗真滞货,太平典册要声和。

(0)

复修府学故事

文翁石室已千秋,世有兴衰化自流。

贤巂相望承学粹,朝廷繇此得人优。

平典礼当传习,盛际文章正讲求。

师友琢磨期不勌,岷峨秀气与云浮。

(0)

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其一

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

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

(0)

寄吕教谕先生

平典教老归休,肩背龙钟雪满头。

圣主特颁新诰敕,朝臣多说旧从游。

园池雨歇禽鱼静,几秋清竹树幽。

昨日有书来翰苑,墓铭先欲向人求。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