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资源、能力或物品的极度匮乏,也可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状态的极度贫乏。
- 例句
- 1. 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已经乏绝,居民们饮水困难。2. 这个公司的资金乏绝,无法继续经营下去。3. 做事情要有计划,否则时间会乏绝。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缺乏或极度匮乏
- 基本解释
(1).食用缺乏、断绝。多指暂时供应不继。《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暂无曰乏,不续曰絶。 皇氏 云,长无谓之贫穷,暂无谓之乏絶。”《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之将兵,乏絶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 广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 广 不尝食。”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方春民乏絶时,豫给緡钱贷之,至夏秋输绢於官。” 金 元好问 《王公神道碑铭》:“以 山东 旱,命驰驛赴官,遂专賑贷 东平 诸郡。公所至,推次乏絶,人受实惠,豪猾不得夤缘为姦。”
(2).穷尽;短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絶,去 秦 而归。”《史记·平準书》:“车骑马乏絶,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玛瑙》:“今偶尔盛产,他时乏絶,必更踊贵。”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谓吾西北腹地诸省,风气阂隔,人才乏絶,恐不足以自立。”
(3).耗竭。 晋 嵇康 《养生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絶。”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乏绝相关的成语,如乏善可陈、乏人问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零食已经乏绝了,我想吃点好吃的。2. 初中生:这个地方的图书馆书籍种类很乏绝,我找不到我想看的书。3. 高中生:这个地区的文化活动很乏绝,没有太多的选择。4. 大学生:学校的实验设备很乏绝,我们无法进行更多的实验研究。
- 故事起源
- 乏绝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十年》中,原文为“食于王,乏绝如之何?”意为“在王的宴会上,缺乏到什么程度了?”后来逐渐演变为乏绝这个成语。这个故事中,描述了一位贵族在王的宴会上,食物非常缺乏,达到了极度匮乏的程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乏绝与缺乏、耗尽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也可以尝试通过构思与宴会上食物匮乏的场景相关的图像,来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 词语结构
- 乏绝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的,具有形容词性质。
- 详细解释
- 乏绝指极度缺乏,没有剩余。形容某种资源或能力非常不足或完全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