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挺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困境和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不屈不挠。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 例句
- 1. 他在公司遇到了很多诱惑,但他始终能够挺节,不为外界的利益所动摇。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挺节,不屈服于压力,坚持自己的原则。
- 基本含义
- 坚守道义,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 基本解释
坚守节操。《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论》:“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原则相关的成语,如“守正不阿”、“忠诚不贰”等,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陈蕃学习,挺节不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2. 中学生:面对考试作弊的诱惑,我要挺节不屈,选择诚实的道路。3.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挺节不屈,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动摇,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王莽篡位之后,有一位名叫陈蕃的官员,他坚守自己的原则,拒绝效忠王莽,最终被处死。陈蕃的坚守和不屈服的精神,成为了后来“挺节”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挺节”与“挺直”和“道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挺直表示坚定的姿态,道义表示坚持原则,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挺节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挺”表示坚定、挺直,第二个字“节”表示道义、原则。
- 详细解释
- 挺节是指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义,不屈服于外界的诱惑和压力,保持正直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