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官吏所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好逑传》第七回:“为官自有官体,事无大小,必有人告发,然后可以出签拿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 侯中丞 ﹞及至到任之后,却为官体所拘,不能放恣,因此心中闷闷不乐。”
(2).人体的器官。《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物质进化论》:“然宇宙内感于吾人之官体者,大率为物质现象,凡化学、物理学所讲论者皆是也。” 梁启超 《国民十大元气论》:“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我有官体,我有脑筋。”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的身份和仪态。
- 详细解释
- 官体是由“官”和“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官指官员,体指身体和仪态。官体表示官员的身份和仪态,强调官员应该具备端庄、正派、庄重的仪表,以及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 使用场景
- 官体常用于形容官员的仪表和风度,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品行不正的官员。
- 故事起源
- 关于官体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官员的期望和要求。在古代,官员的仪表和仪态被视为重要的品质,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 词语结构
- 官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官”和名词“体”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官体,深受同事的尊敬。2. 这位官员的官体不错,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官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穿着官服,端庄肃穆地站立,展现出高贵的气质和仪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礼仪和仪态要求,以及中国古代官制和官职的体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官体,每天都穿着整齐的衣服给我们上课。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保持官体,为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具备官体,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为民众服务。4. 大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我要学会官体,展现出专业的素养和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