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病患苦难。 汉 荀悦 《申鉴·俗嫌》:“或问避疾厄有诸?曰:夫疾厄何为者也?非身则神。身不可避,神不可逃,可避非身,可逃非神也。” 前蜀 杜光庭 《军容安宅醮词》:“凶邪不侵,内外康泰,疾厄蠲荡,眷属咸和。”《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前人有篇《大雾垂江赋》曰:‘……降疾厄於人间,起风尘於塞外。’”
- 基本含义
- 指疾病和困苦。
- 详细解释
- 疾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疾指疾病,厄指困苦。疾厄表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和困难。
- 使用场景
- 疾厄常用于形容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疾病或困苦时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或者遭受了不幸的困境。
- 故事起源
- 疾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当时,齐国的襄公想要与周天子一起狩猎,但他却得了重病,无法行动。襄公非常苦恼,因为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他写下了“吾疾厄于床”的诗,表达了他病重无法行动的困境。
- 词语结构
- 疾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疾厄使他无法继续工作。2. 她在疾厄中坚持了很长时间,最终战胜了病魔。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疾厄想象成一个人在床上病重不能动弹的样子。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关于疾厄的故事和成语,扩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生病了,现在正处于疾厄之中。2. 初中生:他在经历了一场车祸后,陷入了疾厄之中。3. 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感到了巨大的疾厄。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疾厄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