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己任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或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履行,不推卸责任。可以用于各种工作、学习、家庭等场景。
- 例句
- 1. 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起己任。2. 作为一名市民,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己任。
- 基本含义
- 指自己应尽的责任或担当。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自己的任务。
[构成]
偏正式:己(任
[例句]
无产阶级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作宾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和担当相关的成语,如“责无旁贷”、“不推不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要己任好自己的玩具,不让别人乱动。2. 小学生:作为班长,我要己任好班级的秩序。3. 中学生: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己任,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和垃圾分类。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己任好自己的学业,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 故事起源
- 己任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宰相。相传,在西周时期,有一位名叫子产的宰相,他非常尽责,为人正直。一次,子产在处理政务时,因为某个事情出了差错,责任本来应该由其他人承担,但子产却主动承担了责任,并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他的这种态度和行为受到了周公的赏识和表扬。后来,人们就用“己任”来形容子产这种对责任的认识和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己任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并积极主动地去履行。
- 词语结构
- 己任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自己的责任或任务。《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 延朗 号为有心计,以三司为己任,而天下钱穀亦无所建明。”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公( 李肃之 )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侍郎自开府 湖北 以来,即以移风易俗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