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脉络的词语解释
脉络的意思
拼音:mài luò    注音:ㄇㄞˋ ㄌㄨㄛˋ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中医对动脉和静脉的统称。
(2) (名)比喻条理或头绪。
[构成]
并列式:脉+络
[例句]
脉络分明。(作主语)

近义词

头绪

英文翻译

1.sequence of thought; skeleton; vein; venation

详细解释

◎ 脉络 màiluò
(1) [a general name for arteries and veins]∶中医对动脉和静脉的统称
(2) [sequence of ideas;thread of thoughts]∶比喻条理或头绪
(3) [skeleton]∶维管植物的维管系统
亦作“脉络”。1.中医谓人身的经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针砭》:“盖脉络之会,汤液所不及者,中其俞穴,其效如神。”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七言律﹞在句句字字不可断为工,又以句句字字直属为病,在气贯节续,如脉络然。”
(2).山的主脉支脉,水的主流支流。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在目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一山之脉络,皆以兹为綰轂云。” 清 薛福成 《海关征税叙略》:“审其地形,开其风气,尤视大水之经纬脉络,以定群商之辐凑与否。”
(3).植物花、叶与昆虫翅膀上血管状的组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武清 王庆垞 曹氏 厅柱,忽生牡丹二朵,一紫一碧,瓣中脉络如金丝,花叶葳蕤。”《花城》1981年第3期:“桃树榆树苹果树,红的芽叶在中心脉络两边卷成小筒。”
(4).借喻文章的布局和条理。亦指学术的流派或思维的线索。《宋史·道学传二·杨时》:“凡 绍兴 初崇尚 元祐 学术,而 朱熹 、 张栻 之学得 程氏 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於 时 。” 宋 陆游 《书叹》诗:“论文有脉络,千古著不诬。”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凡文章必有枢纽,有脉络,开闔起伏,抑扬布置,自有一定之法。” 清 恽敬 《明儒学案条辩序》:“少日所闻于先府君及同学诸君子者,质之先生之説,颇有异同,如水之分合,脉络可沿;如山之高卑,颠趾可陟,非敢强为是非,划分畛域也。”《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我决定代她拟稿,但须得事先摸清她的思想脉络。”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主线、要点或关键。
使用场景
脉络常用于描述文章、故事、事件等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也可以用来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故事起源
脉络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中,原文是:“夫大人者,脉络之纲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于描述事物的主线和要点。
词语结构
脉络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篇文章的脉络清晰,逻辑严密。2. 在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脉络,抓住关键点。
记忆技巧
可以将脉络想象成人体的血管系统,血管连接着各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通过这个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脉络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脉络相关的成语,如脉络清晰、脉络分明等,以拓展对脉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的脉络很简单,容易理解。2. 初中生:我们需要找到数学问题的脉络,才能解决它。3. 高中生: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脉络,使思路清晰。4. 大学生:研究一个学科要把握其脉络,掌握核心概念和理论。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把握事物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0)
诗文中出现“脉络”的诗词

赠眼医天彦若

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

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

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

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

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

鼻端有馀地,肝胆分楚蜀。

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

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

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

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

(0)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览秦皇汉武遗迹

雾气沈坤极,涛声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万重屏。

脉络华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横地户,洞构压风霆。

砰磕纷鸣鼓,漰渹疾建瓴。

提封思霸主,巡狩陟遐坰。

黔首何多难,皇居不少宁。

山驱麟避薮,海塞蜃迁庭。

卤簿周荒服,鳞虫畏典刑。

天吴惊象驾,精卫泣銮铃。

浪激秦嬴怒,崖崩汉武灵。

空悲祖龙死,但觉鲍鱼腥。

采药终骄妄,求仙竟杳冥。

惟闻传二世,无复享千龄。

古昔飞腾客,能存变化形。

解交乌兔髓,定翳凤凰翎。

玉检微藏旨,金丹别有经。

东华司算历,南岳考功铭。

亿劫开玄閟,三宫护紫扃。

睿仁斯可冀,淫暴讵堪听。

漫致安期舄,虚邀阿母軿。

昆池波鼎沸,阿阁土花零。

夜雨蛇升树,春潮蛤上汀。

茂陵迷乱草,禁苑暗流萤。

奢侈如飘电,危亡若炳星。

明君当至治,方士或来停。

火宅休生棘,情河易转萍。

愿逢清静化,昌运几时丁。

(0)

楚南伟观楼

平生足迹穷遐陬,一麾更守湖湘州。

西接悬崖五溪曲,南望渺极苍梧愁。

天涯牢落孰慰意,千嶂倒影三江流。

千里脉络兹要会,意趣端与江山投。

群峰四绕立碧玉,带映林薄如雕锼。

虬蟠虎骤互起伏,天作地涌非凡俦。

郊村依约半洲渚,远明天际来归舟。

湖南素号清绝地,一旦呈露疑神谋。

作成英奇易旧观,俗化远与邹鲁侔。

寄语后来无泯没,共保佳致传千秋。

(0)

太极亭记事诗

金鳌突怒涌灵潮,首戴蓬壶矗紫霄。

渤澥安流缘重镇,岩峦环拱俨班朝。

红亭忆自初春筑,碧宇新将太极标。

八卦列成分脉络,一元资始见根苗。

胚胎万象机还伏,笼罩千门势独超。

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

乾坤蕴奥全呈露,溪岭妖氛总息消。

倏报渠魁争面缚,为闻长吏作书招。

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

佩犊俗移清井牧,听莺兴到集宾僚。

枝头鸟语因歌乱,槛外花香逐袖飘。

高阁夜深催进酒,小楼烟冷识吹箫。

园林此际推名胜,墟市当年怅寂寥。

客喜如今符颂祷,我怀在昔起忧焦。

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

最易潜踪山杂沓,况多游手众浮嚣。

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

苛政不曾除猛虎,好音何以感飞鸮。

天心可向人心卜,杀气恒凭和气销。

但使官民联指臂,那愁盗贼煽风谣。

玄关孰探阴阳秘,彝训原同日月昭。

思患豫防惩怠缓,立成为本戒虚骁。

濂溪图说须详释,海国琴声未易调。

留赠后来登眺者,我言窃愿比刍荛。

(0)

偶记少时小年能缀文诗

彼美谁欤子,崭然早见称。

缀文当世有,惟汝小年能。

稚齿为星凤,清姿秀玉冰。

联章成脉络,缉句合规绳。

颖悟过长吉,推扬自少陵。

可怜东鲁客,头白短檠灯。

(0)

送唐宗道制干赴阙探韵得书字

妙年璧水充丰储,一日变化拖长裾。

五色神彩丹凤好,一襟和气春风如。

东薄扶桑略牛斗,西游陆海环坤舆。

诏书奕奕九天下,云程冥冥一步初。

吾君选士作舟楫,岂特文馆雠诗书。

曩时党论既喧鬨,往往儒学遭驱除。

鄙哉小夫自贻戚,因循封植成痈疽。

祖宗在天实启祐,忽然溃决今无馀。

虽然四体已清泰,无奈元气犹空虚。

调和脉络勿草草,整顿罅漏当徐徐。

咨询刍荛下谤木,收召耇老来安车。

堂堂国势傥前定,蠢蠢强敌谁侮予。

明时得意好展尽,书生长虑元非疏。

毋为袖手事缄嘿,愿以正论开宸居。

岂惟民亩望芘赖,亦有草泽思吹嘘。

江头送客重感慨,勉之行矣毋踌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