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鼎足的词语解释
鼎足的意思
拼音:dǐng zú    注音:ㄉㄧㄥˇ ㄗㄨˊ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三个或多个势力均衡的情况,例如三个国家、三个企业等之间的竞争。
例句
1. 这三家公司在市场上鼎足而立,互相竞争。2. 三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都很强大,形成了一个鼎足之势。
基本含义
形容三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基本解释

◎ 鼎足 dǐngzú
[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势均力敌”、“胶着不下”等,加深对于均衡竞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比赛中,两支队伍的实力非常接近,形成了一个鼎足之势。2. 初中生:在学校的各个社团中,篮球社、足球社和乒乓球社的实力都很强,形成了一个鼎足之势。3. 高中生:在全国高考中,几所名校的录取分数线都差不多,形成了一个鼎足之势。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齐国、楚国和魏国三国势力均衡,没有明显的优势。齐国国君想通过联合楚国来对抗魏国,但楚国国君却不愿意,因为楚国和魏国之间也有一些利益关系。于是,齐国国君找到楚国的宰相子西,用一个寓言故事来劝说他。故事中有一只鸟,它有三只脚,每只脚都很强壮,但是没有一只脚能够支撑鸟的身体。子西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齐国的意思,最终同意了联盟。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三者势均力敌的情况,成为了成语“鼎足”。
英文翻译

1.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three rival powers; a triangular balance of power

记忆技巧
可以把“鼎足”想象成一个三足的鼎,三个脚都非常强壮,互相支撑着鼎的身体,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词语结构
主语+鼎足
详细解释

(1).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操 军破,必北还。如此则 荆 吴 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 蜀汉 一蹶不振。”
(2).引申为匹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王弇州文》:“后之论次 明 文者,不得不推为一大家。若 沧溟 孤峭,乃 孙樵 、 刘蜕 一流, 南溟 副墨大函,文涉应付,未足称鼎足焉。”
(3).指三公之位。 汉 张衡 《南都赋》:“ 周 召 之儔,据鼎足焉,以庀王职。”《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后皆保耆颐,或乃致鼎足。”
(4).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后汉书·刘恺传》:“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职,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唐 则诗人济济,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 三代 后之三代也。”
(5).犹鼎元。 唐 刘得仁 《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诗:“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

(0)
诗文中出现“鼎足”的诗词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肇自初创,二仪絪缊。粤有生民,伏羲始君。

结绳阐化,八象成文。芒芒九有,区域以分。

神农更王,轩辕承纪。画野离疆,爰封众子。

夏殷既袭,宗周继祀。绵绵瓜瓞,六国互峙。

强秦兼并,吞灭四隅。子婴面榇,汉祖膺图。

灵献微弱,在涅则渝。三雄鼎足,孙启南吴。

南吴伊何,僣号称王。大晋统天,仁风遐扬。

伪孙衔璧,奉土归疆。婉婉长离,凌江而翔。

长离云谁,咨尔陆生。鹤鸣九皋,犹载厥声。

况乃海隅,播名上京。爰应旌招,抚翼宰庭。

储皇之选,实简惟良。英英朱鸾,来自南冈。

曜藻崇正,玄冕丹裳。如彼兰蕙,载采其芳。

藩岳作镇,辅我京室。旋反桑梓,帝弟作弼。

或云国宦,清涂攸失。吾子洗然,恬淡自逸。

廊庙惟清,俊乂是延。擢应嘉举,自国而迁。

齐辔群龙,光赞纳言。优游省闼,珥笔华轩。

昔余与子,缱绻东朝。虽礼以宾,情通友僚。

嬉娱丝竹,抚鞞舞韶。修日朗月,携手逍遥。

自我离群,二周于今。虽简其面,分著情深。

子其超矣,实慰我心。发言为诗,俟望好音。

欲崇其高,必重其层。立德之柄,莫匪安恒。

在南称柑,度北则橙。崇子锋颖,不颓不崩。

(0)

鸡山十景·其十二瀑布腾空

三支东向谁为钥,疋练中悬万壑前。

鼎足共瞻鸡在后,涛头忽见马争先。

珠玑错落九天影,冰雪翻成双壁喧。

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头群鹤共翩翩。

(0)

北固怀古

阿瞒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箠。

英雄祗数大耳儿,彷佛芒碣赤龙子。

幄中况有南阳客,布衣躬耕无甔石。

当时鼎足计未成,聊此一奇空赤壁。

人随流水去不还,卧羊顽石留空山。

如今留石亦煨烬,山与长江相向闲。

(0)

梁父吟

伏龙隐南阳,高卧久未起。

不肯渡长江,焉能涉漳水。

炎炎火绝卯金刀,巍巍土王当涂高。

种瓜儿子不力战,织履郎君无地逃。

伏龙一起捍坤轴,雄据西南成鼎足

十年汗血战玄黄,五出王师争九六。

万人之敌两熊虎,百战辛勤事行伍。

河南河北谩称雄,不得袁曹一丸土。

伏龙才起帝业新,千古君臣鱼水亲。

遂使真龙全羽翼,风云成就二将军。

(0)

朱可翁陈西老徐灵渊携酒饯别饮罢以周兴嗣千字文中语为韵曰谓语助者且名为江上行云分得语字

岁晚风雾寒,用事有青女。

滕六更无赖,冰花斗欲舞。

狭坐夜生棱,叉袖手难距。

百草尽晦寂,虫虺亦蛰户。

于何梅山翁,遥遥作行旅。

耳热呼卢仝,此意何自语。

渊明古达者,饥逐亦无处。

诗老知我忧,相暖且樽俎。

鼎足吟清诗,龙蛇动盈楮。

参昴挂屋角,呼儿更撚炬。

古来回并难,发明各何许。

飞雁度荒塞,新梅耿平楚。

相思续君诗,亦足慰心绪。

(0)

论诗·其六

种玉烧银智力殚,一时鼎足据骚坛。

莫持小果轻调吻,修到神通亦大难。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