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裹餱粮一般用来形容做事前做好准备,预防可能出现的困难或危险。也可以用来形容为自己未来打下基础或提前准备。
- 例句
- 1. 在旅行前,我会裹餱粮,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水。2. 考试前,他会裹餱粮,提前复习并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资料。
- 基本含义
- 指为了避免饥饿而备足粮食。
- 基本解释
谓携带熟食干粮,以备出征或远行。语出《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 朱熹 集传:“餱,食。粮,糗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于 公刘 遭 狄 人之乱,去 邰 之 豳 ,身服厥劳。故其《诗》曰:‘乃裹餱粮,于橐于囊。’‘陟则在巘,復降在原,以处其民。’以至于 太王 为 戎 翟 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 清 王昶 《郭舟山庙碑》:“裹餱粮兮争先后,妖星吐芒兮昼纬於天。”亦省作“ 裹餱 ”、“ 裹粮 ”。 晋 刘琨 《答卢谌》诗:“裹粮携弱,匍匐星奔。”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南方诸山,非復昔时,材不爱而木不蕃,畋不时而兽不滋,迨有千里不毛,裹餱莫支,是天地阴阳昼夜长养,犹不能以充其欲。” 元 虞集 《橐驼图赞》:“裹餱启行,致祚八百,史臣作雅,稽古允若。”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太平世地地相同,地地平等,不待裹粮远学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预防、准备相关的成语,例如“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裹餱粮,带上足够的零食去郊游。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裹餱粮,提前复习并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资料。3. 高中生:大学申请前,我会裹餱粮,提前准备好推荐信和个人陈述。4. 大学生:实习前,我会裹餱粮,准备好所需的工作经验和技能。5. 成年人:未来不确定,我们要裹餱粮,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和储蓄。
- 故事起源
- 裹餱粮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吕洞宾的道士,他在山中修道,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有一天,吕洞宾听说天下将有大旱,粮食将会非常匮乏。他为了避免饥饿,特意备足了粮食,裹在布中,放在山洞里。果然,大旱来临后,粮食几乎无法找到,但吕洞宾却因为裹餱粮的准备而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因此,裹餱粮成为了一个形容预防未来困难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裹餱粮与备足粮食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将粮食裹在布中以备未来之需。
- 词语结构
- 裹餱粮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裹餱粮是由“裹”和“餱粮”两个词组成的。裹指用布等包裹,餱粮是指粮食。成语裹餱粮的基本含义是指为了避免饥饿而备足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