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乐胥的词语解释
乐胥的意思
拼音:lè xū    注音:ㄌㄜˋ ㄒㄩ
使用场景
乐胥常用于描述人们聚会、庆祝或欢乐的场景,可以用在朋友聚会、家庭聚会、节日庆祝等各种场合。
例句
1. 朋友们在酒店里举行了一个乐胥的聚会,大家玩得非常开心。2. 这个家庭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一场乐胥的晚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欢乐快乐地相聚在一起。
基本解释

从事音乐工作的小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高祖 即位,以舞胡 安叱奴 为散骑侍郎,礼部尚书 李纲 諫曰:‘臣按《周礼》,均工乐胥,不得参士伍。虽復才如 子野 ,妙等 师襄 ,皆终身继代,不改其业。’”
喜乐。《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朱熹 集传:“胥,语词。” 汉 班固 《东都赋》:“百穀蓁蓁,庶草蕃廡,屡惟丰年,於皇乐胥。” 宋 沉遘 《贺冬表》之二:“陛下志气独茂,辉光日新,运神化於无为,均成功於洪造。天瑞来格,民灵乐胥。”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乐胥的理解和应用。例如,乐不可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乐胥的运动会,大家都非常开心。2. 初中生:放假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园乐胥一番,玩得很尽兴。3. 高中生:毕业聚会上,我们全班同学乐胥一晚,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故事起源
乐胥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诗经·周南·桃夭》中的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首诗描述了桃树的美丽和结果,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家庭的幸福。乐胥成语正是由这首诗中的“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演变而来,形容人们快乐地聚在一起,彼此欢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乐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群人欢快地手牵手跳舞,共同欢庆,这样就能够联想到乐胥的含义。
词语结构
乐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乐胥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乐意指快乐、欢乐的意思,胥意指人们相聚在一起。乐胥形容人们快乐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表达了人们团结友爱、欢乐祥和的情景。
(0)
诗文中出现“乐胥”的诗词

桑扈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0)

灵台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帝勤时登,爰考休徵。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百谷蓁蓁,庶草蕃庑。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0)

次韵和原甫登禅智寺上方院二首·其二

夫子信与点,赐也敢望回。

遥知成春服,复此登春台。

一水近清浅,众峰远崔嵬。

林端白云暝,竹下清风来。

谷深莺徐啭,川迥雁仍哀。

宾至赋乐胥,觞行咏康哉。

词锋与醉墨,馀响若底颓。

何以喻珍奇,繁露将玉杯。

(0)

凉雨一章

习习凉风,泠泠浮飙。君子乐胥,于其宾僚。

有女斯夭,式歌且谣。

欲言终宥,惟以招邀,于胥乐兮。

(0)

送傅倅

洺之水兮,其流舒舒。公之来兮,朱服熊车。

士元展骥,仲举题舆。公之来兮,民斯乐胥

洺之水兮,其流洋洋。公之化兮,春雨秋阳。

裤襦颂洽,禾黍岁穰。公之化兮,民斯悦康。

洺之水兮,其流瀰瀰。公之去兮,旌旂旖旎。

父老攀辕,缙绅方轨。公之去兮,瞻望徙倚。

洺之水兮,其流泄泄。公之德兮,此邦所愒。

吏遵其画,人怀其惠。公之德兮,久而勿替。

洺之水兮,其流活活。公之名兮,兹其弥达。

翔于朝宁,骞于省闼。公之名兮,莫我敢遏。

(0)

逐伯强文

皇皇上天兮,浩浩后土。厥生孔繁兮,其施甚溥。

陶陶仲夏兮,草木蕃庑。鸟兽孳息兮,我民乐胥

我民孔灵兮,上帝是仁。天子孔圣兮,百工日新。

上无秕政兮,下无悖人。邻里其集兮,乐哉欣欣。

伯强何为兮,孰畀以政。反世五福兮,持极以令。

我民不怡兮,既丧其盛。白黑眩瞀兮,孰察其正。

谓寿反天兮,谓康反病。仁义无益兮,苟且为幸。

嗟尔子强兮,其独何心。绝世和气兮,俾民不任。

上天孔神兮,大德曰生。

天不可长罔兮,民不可久侵。

天诛诚加兮靡所避,雷公驱兮风伯逝,嗟尔子强兮何所诣。

南有蛮兮,为寇为逋。西羌戎兮,恃艰自虞。

天子孔仁兮,靡焉毕屠。子强往兮,代天伐诛。

嗟中国兮,不可久留。子不去兮,颠倒思予。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