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连衡 liánhéng
[unite] 即“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侍奉秦国。与“合纵”(合从)相对
外连衡而斗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 详细解释
(1). 战国 时 张仪 游说六国共同事奉 秦国 称连衡,与 苏秦 说六国联合抗 秦 叫合纵相对。《荀子·赋》:“以能合纵,又善连衡。”《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是时, 商君 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鬭诸侯。”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连衡而后, 嬴秦 肆虐。”
(2).结盟;联合。《南齐书·张融周颙传赞》:“务在连衡,不谋销印。”《隋书·柳庄传》:“时 梁 之将帅咸潜请兴师,与 尉迥 等为连衡之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彼时以京师长随,连衡成局,有忠於主人者,共排挤之。”
(3).比配;比肩。《晋书·食货志》:“於是 王君夫 、 武子 、 石崇 等更相夸尚,舆服鼎俎之盛,连衡帝室,布金埒之泉,粉珊瑚之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兴尼寺》:“为君共 尧 舜 连衡,为臣与 伊 皋 等迹。”《周书·苏绰传论》:“则 舜 、 禹 、 汤 、 武 之德可连衡矣, 稷 、 契 、 伊 、 吕 之流可比肩矣。”
(4).谓多。《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謨臣盈室,武将连衡。” 李善 注:“ 包咸 《论语注》曰:衡,軛也。戎车,武将所驾,故以连衡喻多也。”
- 基本含义
- 连续不断地连结或联系
- 使用场景
- 连衡通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方面的连结和协调。它也可以用来指代思维、观点或行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 故事起源
- 连衡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该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在《左传》中,连衡一词用来描述君主和大臣之间的互相配合和协调。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 词语结构
- 连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连衡各个方面的因素。2. 他们之间的连衡关系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协调和高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连衡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根绳子连结着两个天平,天平上的物体保持平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连衡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章、书籍或者参与讨论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连衡这个成语。你也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连衡的概念,例如在处理团队合作、家庭关系或者社交互动中保持平衡和协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连衡玩耍和学习,这样我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知识。2. 初中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连衡各自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任务。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连衡各个学科的复习,以确保全面备考。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我要努力连衡学习和社交活动,以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