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鸣金的词语解释
鸣金的意思
拼音:míng jīn    注音:ㄇㄧㄥˊ ㄐㄧㄣ
使用场景
鸣金一词常用于形容紧急情况下的警报或动员,可以用于描述战争、灾难、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的紧急动作。此外,鸣金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行动或行为的开始或发起。
例句
1. 在战争爆发之前,军队会鸣金,警示人们做好准备。2. 当地政府鸣金动员,全体村民立即参与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基本含义
比喻发出警报或动员令。
基本解释

◎ 鸣金 míngjīn
[beat gongs] 敲锣,古代战争中收兵不战的信号
鸣金收兵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战争中的信号传递方式和动员令的作用,以及其他与警报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鸣金一响,我们立刻排队回教室。2. 小学生:学校突发火警,校长鸣金动员全校师生撤离。3. 初中生:在地震演习中,警察鸣金示警,居民们纷纷逃离楼房。4. 高中生:发生交通事故后,警车鸣金赶到现场,救援工作立即展开。
故事起源
鸣金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大夫鲍叔牙在昭公元年,听到了来自齐国边境的鸣金声。他立即带领齐国的军队前往边境,最终成功地击退了入侵的犬戎部落。这个故事成为了鸣金成语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鸣金”与紧急情况下发出的警报声联想在一起,同时可以想象鸣金的声音激发人们的行动力,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鸣金
详细解释

(1).敲击钲、铙等金属乐器。后多指敲锣。古代多用以表示军士进退的信号。《孔丛子·问军礼》:“加刑罚,戮於社主之前,然后鸣金振旅。”《水浒传》第五四回:“ 宋江 叫且鸣金,收聚军马下寨,整点人数,各获大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鹿衔草》:“急鸣金施銃,羣鹿惊走。”
(2).指古代妇女佩带的金属饰物。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明 何景明 《捣衣》诗:“皓腕约长袖,雅步饰鸣金。”

(0)
诗文中出现“鸣金”的诗词

满江红.仙吕

昼日移阴,揽衣起,香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0)

对酒歌

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

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

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

山简接䍦倒,王戎如意舞。

鸣金谷园,笛韵平阳坞。

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

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

(0)

捣衣诗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0)

鸿沟

毒龙衔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

秦园走鹿无藏处,纷纷争处蜂成群。

四溟波立鲸相吞,荡摇五岳崩山根。

鱼虾舞浪狂鳅鲲,龙蛇胆战登鸿门。

星旗羽镞强者尊,黑风白雨东西屯。

山河欲拆人烟分,壮士鼓勇君王存。

项庄愤气吐不得,亚父㪷声天上闻。

玉光堕地惊昆崙,留侯气魄吞太华。

舌头一寸生阳春,神农女娲愁不言。

蛇枯老媪啼泪痕,星曹定秤秤王孙。

项籍骨轻迷精魂,沛公仰面争乾坤。

须臾垓下贼星起,歌声缭绕悽人耳。

吴娃捧酒横秋波,霜天月照空城垒。

力拔山兮忽到此,骓嘶懒渡乌江水。

新丰瑞色生楼台,西楚寒蒿哭愁鬼。

三尺霜鸣金匣里,神光一掉八千里。

汉皇骤马意气生,西南扫地迎天子。

(0)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使君意气凌青霄,忆昨欢娱常见招。

细马时鸣金騕袅,佳人屡出董骄饶。

东流江水西飞燕,可惜春光不相见。

愿携王赵两红颜,再骋肌肤如素练。

通泉百里近梓州,请公一来开我愁。

舞处重看花满面,尊前还有锦缠头。

(0)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镮。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