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见“ 耽搁 ”。
- 基本含义
- 指迷恋书籍,沉湎于读书的情景。
- 详细解释
- 耽阁一词源于《庄子·逍遥游》,原意为沉迷于书斋之中。成语中的“耽”指的是迷恋,沉湎;“阁”指的是书斋、阁楼。耽阁形容一个人沉迷于读书,忘记了外界的一切。
- 使用场景
- 耽阁一词多用于形容一个人迷恋书籍,沉溺于阅读之中,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专注于学习,不愿离开书斋的情景。
- 故事起源
- 成语“耽阁”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篇中。庄子在文章中描述了自己逍遥游的情景,其中提到了“耽阁”一词,意为沉迷于书斋之中,忘却世俗的纷扰。
- 词语结构
- 成语“耽阁”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沉迷于读书,整天耽阁在书斋中。2. 她是一个耽阁书香的人,几乎每天都会泡在图书馆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耽阁”与沉迷于阅读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沉溺于书海之中,无法自拔,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耽于虚妄”、“沉湎于酒色”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姐姐是个耽阁书香的人,她每天都会读很多书。2. 初中生:我喜欢读书,但不想成为一个耽阁书香的人,还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3. 高中生:考试期间,我会耽阁在书桌前,全力备考。4. 大学生:大学生活很丰富多彩,不能只是耽阁在图书馆里,还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