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鹤语的词语解释
鹤语的意思
拼音:hè yǔ    注音:ㄏㄜˋ ㄧㄩˇ
基本解释

(1).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晋 太康 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见二白鹤语於桥下曰:‘今兹寒,不减 尧 崩年也。’於是飞去。”后以“鹤语”谓鹤寿长而多知往事。 唐 崔湜 《幸白鹿观应制》诗:“鸞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清 赵执信 《清明后大雪》诗:“泠泠鹤语溯 唐 尧 ,卯酒微曛抵敝貂。”
(2).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因以“鹤语”指劝人学仙。 唐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诗:“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 明 游潜 《独眺》诗:“空城留鹤语,千岁几来归。”
(3).鹤的鸣声。 唐 姚合 《寄孙路秀才》诗:“潮去蝉声出,天晴鹤语多。”

基本含义
指言辞高傲、不屑一顾的态度或言辞。
详细解释
鹤,指白鹤,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之鸟,被认为是高雅、高贵的象征。鹤语比喻言辞高傲、不屑一顾,形容人态度高傲自负,不屑与人交流或不屑回答别人的问题。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态度高傲、自负,不屑与他人交流或回答问题的场景。
故事起源
鹤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之鸟,被视为高雅、高贵的象征。而鹤通常以高傲的态度示人,不屑与其他鸟类交流。因此,人们借用鹤的形象来比喻某人的高傲态度,形成了成语“鹤语”。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鹤”和“语”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对我们的提问总是鹤语一般,从不回答。2. 面对朋友的请求,他总是摆出一副鹤语的样子,让人很难接近。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动画或卡通形象来记忆,想象一个鹤高傲地站在那里,不屑与其他鸟类交流,表示他的高傲态度。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鹤相关的成语,如“鹤立鸡群”、“鹤发童颜”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鹤的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总是鹤语一般,让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2. 初中生:他总是以鹤语回应我们的问题,好像我们的问题都不值得回答一样。3. 高中生: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仍然保持鹤语一般的态度,完全不在意。
(0)
诗文中出现“鹤语”的诗词

东阳八咏楼

山城秋色净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

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西流二水玻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

如此山川良不恶,休文何事不胜衣。

(0)

赠隐者

尽室居幽谷,乱山为四邻。

雾深知有术,窗静似无人。

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

生涯更何许,尊酒与垂纶。

(0)

蜀府命题所藏宣和瑞鹤图

宣和道君天帝子,降灵下作长生主。

风流不混世间尘,清出冰壶湛秋宇。

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编玉策多奇勋。

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东度三山云。

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门。

长鸣若有诉,飞声彻昆仑。

是时道君振衣起,遥听鹤语通仙意。

濡毫为写青田真,龙香更洒亲题字。

朱顶凝丹砂,白羽吹霜袂。

内府珍藏谁敢沽,大贝南金烂无比。

想当政和年,善治谈老庄。

遂令霞上仙,控鹤森翱翔。

一朝中原成永诀,五国城高卧风雪。

此时老鹤如可呼,便欲骑之上天阙。

(0)

山中绝句

青芦叶叶动春潮,堤上杨花带雪飘。

满地月明仙鹤语,碧天如水一枝箫。

(0)

秋夜登润州慈和寺上方

清夜浮埃暂歇廛,塔轮金照露华鲜。

人行中路月生海,鹤语上方星满天。

楼影半连深岸水,钟声寒彻远林烟。

僧房闭尽下楼去,一半梦魂离世缘。

(0)

放鹤亭巢居阁联

华表千年,遗蜕可闻元鹤语

孤山一角,暗香先返玉梅魂。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