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济物常用于描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行为。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1. 描述慈善活动:他经常参加济物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形容修复损坏物品:他善于济物,经常修理那些被丢弃的物品。
- 例句
- 1. 他经常参与各种济物活动,帮助那些贫困的家庭。2. 这个慈善机构致力于济物救助,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
- 基本含义
- 指帮助、救济物品或人,使其得到恢复或改善。
- 基本解释
犹济人。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子文 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今圣明在上,稽古济物,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清 姚鼐 《湖上作》诗之一:“岂忘济物情,审见人与己。”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济物相关的成语,如济世救民、济贫扶弱等,进一步拓展对互助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帮助别人,因为济物是一种美德。2. 初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济物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3. 高中生:济物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还包括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
- 故事起源
- 济物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孟子。据传,孟子曾经在一次旅行中,看到有人在修理一座断桥。孟子问道:“你为什么要修理这座断桥?”修理者回答说:“这座桥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如果不修理它,人们就无法相互帮助。”孟子听后深感触动,他认为济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的互助关系,从而提出了济物的观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济物”与“帮助他人”的意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拿着物品帮助他人的场景,或者将“济物”与“济困扶危”等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联想记忆。
- 词语结构
- 济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济是动词,表示帮助、救济;物是名词,表示物品、人。
- 详细解释
- 济物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指救济贫困、帮助需要的人,也可以指修复损坏的物品或改善状况。该成语强调人与物之间的互助关系,提倡关爱他人,善待物品。